這轟天雷結構其實很簡單,就是將個石榴形的陶瓷罐裡面塞滿火藥和粗鐵針,然後用個木塞塞住,引根火線出來便成了。
這陶瓷灌也很容易做,反正就是一次性消耗品,不用在乎外形美不美觀,更不用上色繪製花紋,燒個粗坯出來就能用,簡單的很。
裡面的粗鐵針也不用經過什麼加工,直接在沙模上面用竹籤捅一些孔出來,然後把鐵水澆上去變成,一次就能澆鑄一大堆出來。
至於火藥,那就更用說了,大明永樂十八年就在京城設定了王恭廠火藥局,能日產火藥四五千斤,裡面常年儲備了數百萬斤的火藥,只可惜這會兒火器是越來越少了,火藥的用量也是越來越少了,裡面的火藥估計很多都長黴了。
嘉靖看到這轟天雷的製造方法,頓時雄心萬丈,這東西,別說是一萬枚了,造個十萬枚甚至百萬枚都輕輕鬆鬆啊!
緊接著就是火炮的鑄造方法,上面圖文並茂,將火炮的鑄造過程描述的相當詳盡,嘉靖一看,這東西貌似也不是很難嗎。
緊接著,第三本是《格物致知之理.器械篇.摘錄》,裡面記錄的是火槍和火龍戰車的製造方法。
火槍這東西其實早在洪武年間大明就會製造了,只是實戰中用到的不多,所以朝廷也不是很重視,全套方法圖文並茂看下來,嘉靖也沒覺著有多難。
至於火龍戰車,當然不是說這戰車能噴火,主要就是步卒能躲裡面開槍放炮而不會被韃子騎兵的箭雨傷到,甚至戰車前面還能安裝鐵刺盾牌,直接用來衝鋒。
這鐵刺盾牌製造起來也很簡單,也就是一個沙模上戳一些深洞,邊框圍起來,然後把鐵水倒上去,就能澆鑄出一塊長滿鐵刺的盾牌。
這東西裝火龍戰車前面,然後把戰車排成一排,直接朝韃子騎兵推過去,都能撞的他們人仰馬翻,頭破血流。
嘉靖看罷,不由撫掌大讚道:“好啊,有了這火龍戰車,韃子騎兵就等於廢了。”
楊聰連忙順勢拍道:“皇上英明,只要能把邊軍精銳裝備起來,韃子騎兵根本就不足為慮。”
嘉靖頗為滿意的點頭道:“是啊,只要能按這兵法上所說的把邊軍精銳裝備起來,該頭疼的就是韃子騎兵了,清風,你說,多久能把邊軍精銳全部裝備起來?”
楊聰胸有成竹道:“只要皇上能抽調足夠的匠戶,快則三年,慢則五年,六萬邊軍精銳便能全部裝備起來,到時我們便能將韃子騎兵逐出塞外了。”
三年,五年,聽起來時間很長,嘉靖並不覺得有多長,因為自他繼位以來,韃子騎兵都讓他頭疼了十多年了,三五年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已經算是夠快的了。
楊聰描述的這個願景,很好!
他彷彿已經看到韃子騎兵被火龍戰車追的到處逃竄,大明北境從此一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