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有些懷疑道:“真的?”
夏言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微臣怎敢欺瞞皇上。”
嘉靖緊接著又追問道:“那他收受賄賂,取消助役銀這事也是真的咯?”
夏言連連點頭道:“皇上英明,此事千真萬確,微臣建議皇上下旨讓都察院去查一下就什麼都清楚了。”
嘉靖聞言,不由眉頭一皺,真的下旨讓都察院去查嗎?
都察院一上手,這劉淑相基本就完了,他也知道,人無完人,手底下的朝臣哪個能跟聖人一樣,什麼錯誤都沒犯過,如果讓都察院去查,肯定能查出點事來,難道就這麼把一個正三品的朝廷重臣給廢了?
他覺得,這個時候下旨還是有點草率了,還是徵求一下其他人的意見再說,畢竟李時和夏言說的完全相反,他也不知道到底誰對誰錯。
他想了想,便讓夏言退下,又命人招來了吏部尚書張邦奇。
他雖然不知道這次是夏言要弄劉淑相,但是,夏言的口氣,讓他隱隱覺察出了一點端倪,劉淑相一事估計不簡單,所以他想聽聽夏言一黨的對頭陽明一脈是什麼意見。
張邦奇進來一番見禮之後,他便迫不及待的問道:“常甫,你覺得劉淑相為官如何,為人又如何?”
還是同樣的問題,不過他又得到了不一樣的答案,因為楊聰已經暗地裡跟陽明一脈的大佬說了,想辦法保住劉淑相,這位朝廷重臣便會加入他們的陣營。
劉淑相這件事說白了並不是什麼大事,夏言這時候也是有點飄了,他還以為一個順天府尹而已,只要隨便使點手段便能把別人給整下去了。
我們偏不讓你得逞。
張邦奇裝出嚴肅的表情,鄭重道:“據吏部考核記錄,劉淑相能力出眾,公正嚴明,是一個難得的幹吏。”
這就完了嗎?
考核記錄還不是你們寫的,當朕不知道啊!
嘉靖緊接著問道:“劉淑相取消助役銀一事你怎麼看?”
張邦奇依舊嚴肅的道:“微臣以為,這助役銀本就歸順天府管,他是府尹,自然有權取消。”
嘉靖又追問道:“他說取消就取消,難道不應該考慮一下國庫的收入嗎?”
張邦奇連忙道:“皇上,據相關記載,助役銀乃是成祖專為京城修建而設,現在京城早已修建完畢,這助役銀自然早就應該取消了,而且這助役銀也不是上繳國庫的稅賦,而是京城各大衙門修築京城的開支,現在京城都修築好了,這筆開支明顯是多餘的。”
還有這種事!
嘉靖不由皺眉道:“你的意思,這收上來的銀子根本就沒上繳國庫,而是各大衙門自己花了?”
張邦奇毫不猶豫的點頭道:“是的,皇上,這助役銀原本就是苛捐雜稅,很多富商後裔都因不堪重負逃逸了,當初遷徙到京城的數千富商這會就剩下數百戶了,如果再收下去,這數百戶恐怕也要因不堪重負而逃逸了。”
原來是這麼回事,嘉靖微微點了點頭,隨即便命張邦奇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