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衙役,竟然挑了三個擔子過來了!
這試卷再多,也不用籮筐裝吧?
他忍不住略微伸長脖子一看,頓時便明白了,原來他們挑的是兩籮筐碗、兩桶水和兩籃子蠟燭。
這些都是考生這幾天要用到的,兩個碗,爛的用來洗筆,好的用來喝水,兩根蠟燭,一晚上一根,多的就沒有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負責發東西的衙役把碗擺桌子上的時候竟然還朝他眨了眨眼睛。
好吧,這傢伙應該是想告訴他,張平讓其照顧他呢。
楊聰這個無奈啊,只能眨個眼,以示回應了,還好,沒人注意到他們的小動作,要不然,別人還以為他們這是在眉目傳情呢。
接下來就是正式的考試了,第一天考的是三篇經義,也就是你對《四書五經》的理解,題目也是從《四書五經》中摘抄出來的,不過答題卻要按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裡的套路來。
這經義題並沒有標準八股文那麼難,因為經義題考的主要是你對《四書五經》的理解,對排比對偶句並沒有嚴格的要求。
一般每篇經義裡面有一組排偶對比句就算是合格了,有兩組排偶對比句就算是不錯了,有三組排偶對比句那就算是很優秀的文章了,至於四組,那基本不用想了,因為經義也有篇幅限制,超過四百字,你這篇經義就廢了。
楊聰當然是選擇每篇做三組排偶對比句,因為這排比對偶句對他來說壓根就不算什麼啊,經過將近兩年的練習,他這會兒簡直是提筆就來啊,甚至都不用打草稿的。
當然,這草稿還是要打的,因為鄉試對卷面的要求也相當的嚴格,別說是抹掉一個字重寫了,就算你不小心滴一點墨水滴試卷上,你這試卷差不多也廢了。
楊聰雖然做文速度牛逼,但也不敢吹牛逼說自己能一氣呵成做出篇經義來,所以,這草稿還是必須打的。
他埋頭寫了一個時辰左右,這第一篇經義就完成了,他剛放下筆準備休息一下,眼前突然出現一個黑影,這是有人站他號舍前面了,會是誰呢?
他忍不住抬頭一看,原來就是那朝他眨眼睛的衙役,這傢伙正提著桶水,拿著個瓢,滿臉微笑的看著他呢。
這意思大概是問他要不要喝水吧。
楊聰這會兒的確有點口渴了,他毫不猶豫的拿起桌上那個乾淨的碗,一口就把裡面的水給喝了個精光。
那衙役見狀,連忙上前給他倒了滿滿一碗水,又眨了眨眼睛,這才滿臉笑意的走開了。
這待遇果然不一樣啊,好在這鄉試的號舍都是單排的,對面根本沒人,旁邊的考生也不敢伸出頭來看他們兩個在幹嘛,要其他考生知道楊聰有專人“服務”,估計得氣得噴血。
要知道,其他考生可是水都不敢多喝,而且,一天差不多就一碗水,喝完基本上就沒有了,想多喝,人家衙役都不一定過來給你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