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琰說笑了,乾自跟我家主公以來雖多有磨難。但從未心生異心。河北雖好,如早識公琰十年乾自當前往,然乾已經認主。所謂忠臣不識二主,還請公琰不要讓我為難,否則乾唯死而已。
忠誠為主的人誰都喜歡,蔣琬也不例外。
道:公佑先生言重了,琬豈能讓先生為難。先生目的是回汝南。現在袁紹肯定在派兵搜尋先生。不如先生先隨我去鄴城,然後經洛陽再回汝南如何?
孫乾道:公琰為何非要我去鄴城?
不瞞公佑,我跟在主公身邊多年,主公對天下各諸候身邊的各文臣武將很是清楚。他曾對我言,劉備手下孫乾乃當世少有的說客。我河北不缺謀臣武將,但缺乏說客。故而請公佑去趟鄴城。
孫乾道:我已經認主不會更改,你何必苦苦相逼呢?
蔣琬道:放心,我不會再提讓你為我主效力。只是帶你去見下主公而已。致於以後怎麼樣任憑主公做主。不過你放心。主公也不會加害於你。
話都到了這份上孫乾還能怎麼樣?只能跟著去鄴城了。
鄴城,州牧府,張傑剛收到張合的訊息,第一批錢糧已經安全運到勃海,而且黃金銅錢全部安全到達。張合是船一到勃海就馬上放信鴿告知張傑。
張合叫來審配,道:正南,張合把錢糧都運到勃海了,你派人去把它運到鄴城來。
審配道:勃海到鄴城路途很遠。不如只運金銀銅錢,糧食就放在勃海吧!再說也就三萬石糧,現在鄴城也不缺這點糧食。勃海清河一帶咱們也駐了不少兵馬,就讓他們就近就糧吧!
行,就這麼辦吧!現在兵馬招得怎麼樣了?張傑問道。
新兵到招得差不多了。只是高覽,魏延他們還沒回來。由其是魏延,一點訊息也沒。現在都入深秋了。漠北開始變冷了。我有些擔心他們。
張傑想了下道:文長為人雖然有些高傲,但絕非泛泛之輩。天下武將能獨擋一面者,文長絕對是少有的幾人之一。漠北並無強敵,也許他們真是前去北海了(貝加爾湖)。你就放心吧!
主公一向看人極準,既然主公認為沒事,那應該就沒事。審配道。
這在這時下人通報,張燕回來了。在外面求見。
張傑道:正南,看來我這大舅子對我有些怨言啊!
呵呵,正南隨我去迎一下。
張傑帶著審配親自來到府門外。站在府門外看到張燕正和他的幕僚文先生站在臺階下面。
張傑立馬走過去道:兄長到鄴城了,怎麼也不提前通報一聲。傑好提前出城相迎啊!
張燕心想,你沒事把我的刺史給擼了。而且還讓趙雲,鞠義倆猛人呆在太原不走。明顯是防備我造反嘛。現在還說什麼出城相迎,真是厚言無恥。
但張燕還是揖禮道:主公事務繁忙,燕豈能打擾。
張傑對張燕後面的文生先道:文先生咱們又見面了。
見過明公。文先生也是揖禮道。
裡面請!張傑道。
來到客廳,眾人坐下後。
張傑道:兄長,傑調兄長回鄴城絕非是不信任兄長。只是馬上就要決戰中原了,兄長乃大將之才,留在幷州管理政事實在浪費。而且玉兒也捨不得與兄長分開。故而我便讓兄長回鄴城休息幾天。等明年大戰我便讓兄長獨領一軍。
張燕雖然知道張傑是擔心他在幷州尾大不掉才把他調開。但張傑答應他仍然讓他獨領一軍。說明張傑只是防範於未然。並未對他有猜忌。否則以張傑的心狠,那就是一杯毒酒了。
文先生,傑知你有大才,馬上就要決戰中原了。回去後多看看兵書,由其是對長安司隸一帶多瞭解一下。希望你做好燕兄左膀右臂。
謝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