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完道:荀堪出身穎川荀家,有荀氏八龍之一之稱。荀家對大漢還是很忠心的。不過荀友若只是張傑的使者,他能答應的物資已經足夠多了,再多就怕張傑不允啊!
劉協道:荀堪答應的物資張傑不會也不肯出吧?
伏完道:那絕對不會,張傑是要面子的人,他的使者答應了,他如果不肯這樣會讓他怎麼面對天下人?說他小氣?無信?再一個已經荀堪答應,張傑如果不允這樣荀堪有何面目面對世人?荀堪必會自殺以示清白。
張傑就算再不願意也會咬牙答應的。這樣既得荀堪之心,又能讓天下世人說他忠義。張傑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而且冀州富足,這點錢糧對張傑來說並不算什麼。
臣擔心的是張傑會提出什麼要求。而且就算張傑答應了,曹操袁紹也不一定答應。他們會以各種藉口來拒絕。
哎!臣有幾句話心裡話想對陛下說。劉協道:國丈有何話請講。
伏完道:現天下諸候爭霸,陛下雖貴為天子,然政不出洛陽,陛下目前最要緊的是整軍備戰,而不是修皇宮。應該手握兵權,然後掃平各諸候。如此修建皇宮確實不是時候。
劉協想了下道:如果不修皇宮,這些流民百姓就沒有事可做,光等著朝廷救濟,也不是長久之計。以工代賑朕覺得可行,而且如果不以修皇宮為理由,這些諸候如何肯出錢出糧?
劉協道:要不咱們拿出一半錢糧建皇宮,一半招兵買馬?伏完道:難矣!這些諸候都不願意朝廷強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他們如何能提供足夠的物資,又讓修皇宮,又讓招兵買馬?
以臣之見,除了張傑會提供荀堪答應的物資外,其餘諸候可能劉表會出一點。曹操,袁紹,袁術,都不會出,他們都在積蓄力量想要兼併另一方。張傑此人看似比誰都忠。但其實和袁紹曹操也沒什麼倆樣。只不過會做得好看一點。給朝廷些面子。陛下,外臣都不可信,陛下應該有自己的軍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劉協道:朕雖年少,如何不知要有自己的軍隊?可是朕現在連吃飯都要靠各諸候。如何能養活軍隊。再說,如果養軍隊,這些跟朕來洛陽的百姓怎麼辦?朕只能先建皇宮,以工代賑,等過倆年洛陽百姓能自給自足了,朕再開始招幕兵馬。
朕想讓國丈去趟荀堪那打探下張傑的想法。張傑能讓荀堪來洛陽,說明張傑是信任他的。朕的目的不光是讓張傑出資。而是要讓他逼迫袁紹曹操出資。就像朕剛來洛陽一樣,如果不是他逼迫曹操,說不定朕現在只能呆在許昌。你明白朕的意思嗎?
臣明白,臣這去就找荀堪探探他的意思。
伏完來到荀堪處,荀堪心裡明白伏完是來打探張傑對修皇宮的看法的。
伏完道:友若,現今天下變成這個樣子,不知友若有何良策?荀堪道:哎!自黃巾之後,天下各諸候就成尾大不掉之勢,堪有何良策?現今天子聰慧,但願他能力挽狂瀾吧!
伏完道:天子雖聰慧,可惜天下時勢難矣。友若乃忠義之輩,可否勸張傑投效陛下?
荀堪看了一眼伏完道:國丈此話何意?
伏完道:友若能否勸說張傑行周公之舉,用心扶佐天子?荀堪道:張傑一直對待陛下不錯,國丈此話何意?
伏完道:我的意思是張傑能否真正投效陛下,把河北的權力歸還陛下。讓陛下用河北的力量平定亂世,張傑學周公扶佐陛下,也能名垂青史。
荀堪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伏完。道:堪只是張傑帳下一小卒。豈有這份本事?再說你覺得張傑會交出權力嗎?
換句話說,就算張傑願意交出權力,他手下那幫嬌兵悍將能願意他交出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