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宮這麼做對不起奉先啊!陳宮道。
公臺沒有對不起呂布,你己經盡力了。你並沒有出賣呂布。而且呂布已經是“死“了。古人云,良禽擇木而息,賢臣擇主而侍!
要不是看在玲綺份上,呂布就已經身首異處了。說實話,傑不殺呂布也是被逼無奈,這丫頭傑是貫壞了。居然拿命相逼,不過當著孩子的面殺他爹也確實有點殘忍。
公臺,咱就不說你以前的了。說說袁紹吧!
傑估計袁紹明天可能就會到了,你說咱們明天怎麼打?張傑問道。
明公自有主張,何必問吾呢?陳宮道。
呵呵,傑還真沒想過怎麼打,不過下邳肯定是不能留太多人馬,否則會讓袁紹也打泗水的主意。
袁本初這人,傑還是多少有點了解的。如果是太平盛世絕對是個可以結交的朋友。對人對朋友絕對算是夠義氣。(歷史上就是一直幫助曹操,曹操的東郡太守都是他給任命的)。
但袁本初毛病也不少,好大喜功,好面子,講排場,重名聲。眼光有點短淺,這樣的性格有點項羽的味道。但這種性格爭奪天下,最終很難成事。
項羽佔領了關中,卻想著什麼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最後定都彭城,更可笑的是不稱帝,卻又封個西楚霸王。簡直就是鼠目寸光,難怪人家說楚人猴沐而冠。
這些年傑就想過,你說要是當年項羽在咸陽稱帝,然後把劉邦趕出關中,自己佔領三秦大地,又有函谷關在手,你說這天下又會是個什麼樣子?
陳宮道:明公說這些是何意?
呵呵,沒什麼,傑就是在想,當年要是袁紹在勃海出兵攻打冀州,傑當時頂不頂得住?當時傑在冀州剛實行新政,殺了不少人,世家狠我入骨,袁紹一夜之間就在勃海拉起了近五萬人馬。說實在當時傑是真有點害怕啊!四世三公的名頭好用啊!多少世家大族都爭相支援他。
如今袁紹只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公臺,此時恐怕袁紹自己都知道他早晚會敗在傑手裡。
聽說袁紹已經拉起了近二十萬人馬。青州到處是抓壯丁。呵呵,公臺兄與袁術交戰過,你說袁術的二十萬人馬,堅持了多久?
這些壯丁都是剛放下鋤頭的歷民,除了給他壯壯膽。你說能有多大戰鬥力?
好了,公臺,傑與你也說的夠多的了,你下去休息吧!不要有什麼壓力,明天咱就撤到城外軍營去。以後傑會慢慢向你請教!
在下告退!陳宮道。
張傑知道,費勁半天東拉西扯,陳宮應該是會歸心的。張傑對陳宮看重並不是他有多大的才華,如果光論謀略,陳宮用計有點慢。荀攸評價陳宮是“計而遲“。在三國眾多謀士中,陳宮只能算是中等。並沒什麼出眾之處。
但這人不畏強權,為人正直,善代百姓,忠心赤膽,又不貪生怕死。曹操殺呂伯喈一家,本是誤殺,做也就做了,可曹操卻最後把買酒回來的呂伯也給殺了。這就是人品問題了。
陳宮又不像田豐,只認死理,不董變通。
張傑招覽陳宮就是希望有這個正人君子,將來能立於朝堂,敢直言進柬,不能滿朝文武都像賈詡一樣,誰也不說真話。都學明哲保身。一個朝代,由其是開國之時必須要有像魏徵這樣的直臣。
開國之時很多矛盾弊端。如果是開國君主來辦,很容易就解決了,因為開國君主,威望武力都不是一般後繼之君能比的。這也是為什麼開國之君都愛殺功臣,其實也是不想留下後患給繼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