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但對對方一無所知,就貿然一腳踏入陌生的戰場,這一仗,從一開始就已經失敗了一半。
而且,這位傑彭上將給自己屬下所謂的兩個選擇,其實,有的選嗎?
只要稍微聰明點的,就聽得出他潛在的意思。而其中主要的原因,其實不過是時間的關係。
顯然,雖然對於傑彭帝皇的安排很不滿,但希望爬上更高位置的谷夫村不光是不會得罪帝皇,甚至要繼續向他靠攏。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這件事,既是表忠心,也是表明能力,這一切都和討厭不討厭宮本剛無關。
也或者是說,正是由於宮本剛的參與,才讓谷夫村發出了這項不算軍令的軍令。如果依照他的習慣,秘密航道雖然費時一點,甚至會遭遇可怕的隕石流,但那也比貿貿然在陌生的星域內躍遷要安全的多。
哪怕那裡是一群看不上眼的空盜呢!要知道,剛剛結束躍遷時,星艦將會多脆弱,因為能量大量輸出至推動引擎,能量護罩在兩分鐘之內不會被開啟,假若此時有艦隊發動進攻,沒有能量護罩防護的艦體就只能靠星艦本身的裝甲硬扛,巡洋艦本身皮糙肉厚還好說,厚重的裝甲能硬扛巡洋艦之下任何星艦的主炮至能量護罩升起,但驅逐艦和護衛艦可沒這實力。
幸好,不光是沒聽說空盜擁有巡洋艦,就連驅逐艦和護衛艦這樣的中小型星艦也是極少,這也是谷夫村冒著一定風險暗示自己麾下將領的主要原因。
而且,雖然躍遷之時會出現巨量的能量反應,但他就不相信一幫空盜會有這樣的戰略眼光,就敢斷定帝國的艦隊會大舉進入暗黑星域,並能在可能的空間點丟下能量監測器,更重要的是有那個實力迅速調配星艦進行伏擊。
星空,何其之大啊!
種種的不可能累加在一起,就是鐵定的不可能。
或許,傑彭上將打死也想不到,他所設想的這些不可能,對於“西南獨立團”來說,早已成為現實。
他們不光是擁有三艘驅逐艦和十艘突擊艦,更重要的是,唐浪早在兩天前,就全軍總動員。
不,更確切的說,是整個隕石星空總動員。
傑彭帝國艦隊即將入侵隕石星空,隕石星空將聚集所有力量與其殊死一搏的動員令由唐浪親自簽發,整個隕石星空大受震動。
不過,不是害怕,而是。。。。。。
怎麼說呢!說同仇敵愾恐怕把他們說得有些太高尚了些,但說他們有種敢來老子的地盤奪食的憤怒,絕對是很真實的心理寫照。
暗黑星域不是一個國家,更像一個江湖,由大大小小門派掌控把握著萬千普通民眾的生死,上千年來一直如此。“不死鳥軍團”就像是新崛起的一個門派,突然收穫絕世武功,執江湖之牛耳當了老大,被大巴掌扇得暈頭轉向的各大門派都暫時服氣。
但那,也只意味著是在暗黑星域之內的爭鬥,今天你當老大明天我當,是江湖規則。
可當傑彭帝國這樣一支外來勢力,而且是極為強大的外來勢力要來介入,那就不一樣了。
從這幫“綠林”好漢們的眼光來看,那就像是官府想對綠林下手了。那還能行?當老大的不會對小弟下死手,官府抓住賊了,那可是要砍腦袋的。而且,原因還是大家夥兒先前做過的一票生意,搶了人家的貨,大量的貨。
空盜們群情激湧的態勢,讓唐浪不由得想起了“水滸傳”裡晁蓋搶了朝廷的生辰綱,正是朝廷大軍的到來,逼著一幫“好漢”們迅速抱團取暖。
或許有人會質疑“不死鳥軍團”訊息來源的確切,但架不住“不死鳥軍團”第一時間派出三艘巡洋艦和八艘突擊艦幾乎是百分之九十力量的聲威。更何況,在外敵入侵時,群情激湧之下,不拿出自己壓箱底力量的,恐怕都等不到看到外敵入侵的那一刻了。
說實話,當隕石星空的人們不管是迫於何種壓力,拿出壓箱底實力的那一刻,唐浪還真有種太小看這裡人類的感覺。
雖說星艦多為老舊,噸位型號如果拉到正規戰場上也顯得有些不入流,最牛逼的也只是一艘比“不死鳥軍團”噸位還要小上三分之一的輕型驅逐艦,而且還是四十年前的星艦,護衛艦都很少,最多的還是以突擊艦為主,但數量,那是真是不少。
超過兩百艘星艦從四面八方向唐浪規定的空間點聚集而來,點點舷燈在顯得有些幽暗的虛空中遠遠望去,有些像是幽冥之火,令人森然。
在那一瞬間,坐在旗艦“不死鳥”號上的唐浪都忍不住有種大權在握天下我有的衝動。
這,就是權勢的魔力啊!唐浪暗暗感嘆。
他這還只不過是看到了200多艘不入流的小型星艦,如果有朝一日他能成為秦洛川那種指揮著數十艘大型星艦數萬機甲馳騁星空的高階將領,那將又是怎樣的一種風景呢?
唐浪很清醒,別看現在經過緊急動員,被刺激到的空盜們拿出了壓箱底的力量,呼呼啦啦來了一堆星艦,但那都是什麼樣的玩意兒?
他甚至還看到向旗艦報到的一艘老式突擊艦上印著星曆3568字樣,那不會是生產自四個世紀以前的古董吧!那玩意兒應該在星艦博物館,不應該出現在戰場上。。。。。。
很遺憾,戰士的直覺又讓他猜對了,那是唐浪第一次痛恨自己的直覺敏銳。
如果按實力對比,傑彭帝國無需來什麼母艦、巡洋艦,只需要派出驅逐艦,就如同055大驅對上小舢板,哪怕就是5VS200,那也應該是一路碾壓吧!
提著長矛的強盜頭對上拿著洋槍大炮的正規軍,唐浪的襠下,真的好憂鬱啊!
。。。。。。
PS:今天去執勤,5點半才回來,花了四個小時寫了5000字,就不分章了,一章一起更新了。
 
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