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孫權已命大都督呂蒙盡起主力,逆江西進,企圖攻取荊州。”
一席話語落定。
劉備不由瞬間驚了,面上嘴唇張得極大,半響未合攏。
“軍師,你說江東與我方斷盟了?”
“那二弟呢,他如何了,可有閃失?”
只說,反應過來以後的劉備,第一時間竟不是關心的荊州安危,反而是關羽的安危。
聞言,眼見著劉備急切的目光,諸葛亮輕搖羽扇,面色不變,道:“主公,君侯一事,暫時還不知情況!”
“因為,信使乃是殷別駕所遣西進。”
“不過,雖然君侯還未有訊息傳來,但亮料想,如今殷別駕既然已經洞悉了江東的偷襲方案,想必城池已早有防備。”
“如今,君侯應該正率主力回防與吳軍對峙的途中。”
隨著諸葛亮滿含笑意的分析著,才漸漸打消了劉備的焦慮不安。
沉思半響,劉備才恢復神色,面向諸葛亮,唏噓道:“孔明,如今孫權斷絕聯盟,轉而與曹賊結盟,襲我荊州。”
“你以為,為今之計,孤應當如何?”
此刻,劉備也將滿含希望的目光放在了諸葛亮身間,寄託於其有應付方案。
話音落下。
諸葛亮面露笑意,徐徐說著,顯然是早已在前來王宮的路途中,便已思忖好對策。
“主公,以亮所想,既江東與曹賊聯盟,想必兵鋒強勁,未避免君侯實力有限,難以兩線對敵,我等應當迅速遣軍,發兵東進,援助荊州戰事。”
“以此避免君侯兵敗,荊州失守的悲劇發生。”
頓了頓,他又解釋著:“由於信使路過魚復時,趙將軍正奉主公之命巡視東部地區,故而,趙雲將軍聽聞荊州變故,便擅做主張,領數百白耳精兵東進,援助荊州而去!”
一席言論。
諸葛亮徐徐稟告趙,劉備徐徐聽罷,亦面露贊同之色。
“既如此,孔明,那明早議事時,便由你向眾文武告知荊州之變,然後孤將調兵遣將,救援荊州。”
“諾。”
諸葛亮遂也立即起身,面向劉備,躬身行禮,拱手應諾著。
旋即,他便徐徐離去!
直到諸葛亮緩緩離開偏殿,劉備才陡然從蒲團當中屹立而起,面色陰沉,緊盯著殿門處,沉吟不語。
半響,他才面色大變,陡然間,渾身進皆燃起熊熊怒火,暗暗沉吟著:“孫權啊孫權,此次既是你找死,那孤必不會放過你!”
“四年前,你命呂蒙襲取孤三郡之仇,吾時刻銘記著。”
“此次,你既然膽敢當先犯境,孤必將讓你遭受慘痛的代價。”
一時,劉備暗自沉吟,面色亦越發陰沉。
他早在數年前,呂蒙襲取三郡之時,便已經心生滅吳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