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無過山巔,道音池畔。
只見洛羽命許恆軒道:“解陽。”
顯然,方才雲遮月和洛小白二人的悄悄話並沒能逃出洛羽的雙耳。
許恆軒也知這是師尊要他講解‘陽’字形意給師妹聽。
見此,他看向了池對面的雲遮月:“師妹有所不知,這上古造字,乃觀天地變化,象形而成,故字如其意。陽者,日出於東,山南見光照為陽面,水北為陽地,其字形貌則像一個太陽昇起,旁有光照,故而為陽。”
雲遮月‘喔’圓了朱唇,驚訝地看向那‘陽’字:“~原來如此,那這麼一說,倒還真是形意俱全,活靈活現呢!”
此時,洛羽之聲再次傳來:“方儀,解陰。”
書方儀頓時領命,插竹簡於腰際,雙手按膝,微笑看向了雲遮月和自己的道侶,遂朗聲如誦曰:“?陰字者,亦象形而生,水南之地謂之陰,山北背光之處謂之陰。”
說著,他還仔細的比劃道:“...陰字之貌,像一座山下有暗影之狀,故而為陰意。”
此刻雲遮月聽得認真,倒也不斷點頭一副三好學生的乖樣子。
可不過片刻,她便有些困惑,看向洛羽所在道:“師尊,弟子記下了。可...可遮月還是有些不明。”
望著這腦瓜子裡裝滿十萬個為什麼的弟子,洛羽笑道:“說來聽聽。”
見此,雲遮月指著、陰陽二字,直言道:“這古篆之字雖形意音俱全,書寫也頗為美觀,但屬實沒有現今字型簡約方便書寫啊,那為何還要宗人修習呢?”
一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盤坐石上的洛羽,等待答案。
畢竟世人大多求易而避難,思溫舒而愁苦寒,這乃人之常情。
可他們又哪知道學好一門外語的好處?
洛羽則似陷入了久遠的回憶,喃喃道:“其實...篆文亦稱洛書天字,不過為師我倒是喜歡稱其為漢字。”
“漢字?”
對這陌生且平凡的名稱,眾人顯得有些費解。
魏三生奇怪道:“師尊,漢字聽起來......好像沒有洛書天字霸氣。”
“是的,是的...”
雲遮月等人紛紛點頭贊同。
白戀星則看向眾人,笑語道:“那是你等孤陋寡聞而已。漢之一字,寓天河之水,何其浩瀚璀璨焉?”
眾人聞之無不驚訝,不曾想這‘漢’,竟然還有此等美麗的寓意。
但見洛羽贊同道:“不錯,星漢燦爛莫出其裡。漢者,天之河,乃浩瀚星河也。
故,漢字源自上天,如這一陰、一陽,每個字都蘊含著立體而整全的宇宙奧秘。所以漢字其背後都蘊藏者深遠的演變規律,而且這世間上也唯有漢字具有音、形、意的完美結合,也最能夠貼切、準確的描述事物的本質,更幾乎於自然之道。”
說著,他指向陰、陽,聲聲迴盪山巔雲海:“大荒時期,大智慧者往往透過對某一個字的明析,就能從中悟徹一二天道法理。這也就是為何,有人可以透過測字而提前預知個人乃至家國的禍福命運。亦有如伽南之道,願由心而發,以音而成咒,共鳴大願的道理。
漢字其形、其音、其意,視之形美,聽之心悅,思之神慧,神乎哉!
為師以為,漢字乃通天之符,如引陣之紋眼,比丹道之咒,又如天地間雀躍的精靈,玄妙非凡。
故無論是滄海桑田,還是盛衰更替,萬千文種字類層出不窮,其中也唯有漢字最近乎於道藏。”
書方儀近日來,對符咒頗為感興趣,時常還會去丹宗討教。
遂,頗為求知的問道:“老師,既然伽南之道中大願箴言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漢字又近乎於道藏,那不知我輩劍、丹、陣等可有箴言為例?”
白戀星聞之,靈光一閃:“如此說來,我倒是於一部上古殘卷中曾閱覽過一篇殘章,其中就載有一句完整的箴言手訣,只是習之未見絲毫變化。”
見弟子們好奇看來,她索性開始雙手掐訣,同時唸誦殘章口訣:“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
念罷,手訣止,雲風徐徐過......
顯然,周遭沒有半點變化。
眾人一臉懵逼,顯得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