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完人,李元吉再怎麼與大哥兄弟連心在受到挫折的時候沒有人扶一把的時候心態總是會改變的。
他在反思為什麼李世民都獨自佔據一方後他的父皇還能夠這般的容忍。
難道是因為他有實力,有勢力嗎。
還有每次好的資源全都支援給他大哥,就算丟了太原府也沒有影響他大哥在父皇心中的地位。
可是他自己呢,或許他不是皇子而是一名將領,還是不受待見的將領。
給他的兵馬名為驍騎,實際上戰鬥力水的很,大部分都是新兵都沒有經過戰陣洗禮,與敵人交手後就直接損失過半兵馬,後來補充的兵馬看似不少實際上戰鬥力始終沒有提升。
李元吉能征善戰,要不是當初他父皇將他訓練的兵馬全都交給他大哥統領,結果與先鋒兵一戰後損失掉他至於有這樣的敗績。
接連被敵人堵在城內兵馬算是巨大,這樣的帶兵將領簡直就是個笑話。
李元吉是越想越不是滋味。
於是李元吉也不幹了,商州情況已經穩定立刻帶著護衛就回了朔方。
李淵自然是同意的看,朔方是長安北門必須要有人守護才行,誰知道突厥還會不會突然打過來。
別看幽州將突厥滅掉,實際上西北疆域那麼大東西突厥的兵馬散落在西北有著怎樣的實力沒有人知道。
李淵就是要將李元吉放在北方來防範未然,只是他還不清楚此時的李元吉心態大變有了些不一樣的心思。
就在三方兵馬盯著吐谷渾的時候,李元吉回到朔方後就立刻行動起來,建立工坊生產商品,還派遣了探子到北方打探訊息。
回到朔方的李元吉此時開始低調起來。
吐谷渾,李世民和張仲堅帶著兵馬剛到就都感覺到了環境的變化,遲遲沒有發起進攻就是因為環境因素導致很多將士水土不服。
別說他們,之前的吐谷渾和吐蕃的騎兵進入唐國腹地後也是這樣的情況,只不過他們的體質要稍微強悍一些反應的不是那麼明顯。
不過還是有些影響戰鬥力,但在本土作戰他們的戰鬥力則不能同日而語。
李世民早就聽說過吐谷渾這邊環境問題,當親自嘗試後才發現是真的很難受。
只能這樣對峙下去儘量讓將士們快些恢復。
裴青璇帶著人距離吐谷渾距離不遠,並沒有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若是與他們一樣過去恐怕也會有他們的反應。
“達昂首領,唐國人已經進入邊境。”
“好抓緊調集部落兵馬等待松贊部族的到來。”
李世民帶著的人進入吐谷渾,按照他們的瞭解目標就是吐谷渾的都城,這次換成他們圍城之戰。
張仲堅帶人到達吐谷渾後發現將士們的狀態都不是很好,於是只能先駐紮休養,這一駐紮就用了半個月的時間。
這段時間他們派遣了大量的斥候探查情況,可以說在空闊的地域有很多探子都迷路一直沒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