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的騎兵在源源不斷的趕來,吐蕃的目的已經很明顯要集合兵力將闖入吐谷渾領土的外來勢力留在這裡並且還要繼續攻打邊陲城郡,以獲取更多的物資。
他們的戰爭儲備是需要很長時間的,而且在本地戰鬥他們有很大的優勢,吐谷渾是吐蕃重視的地方不能讓出去。
這樣只能繼續戰鬥。
李世民和張仲堅的兵馬是很多前期很有優勢但到後來就越來越弱,吐蕃兵越來越多,如果不在兵力數量上佔有優勢吐谷渾攻略可能會以失敗告終。
裴青璇與張仲堅聯絡後雙方建立了合作的關係,就這樣先鋒兵出動進入吐谷渾。
先鋒兵加入後,戰鬥的節奏就被裴青璇掌控,李世民和張仲堅全都成了“小弟”充當打手的地位。
先鋒兵的近戰用馬匹攜帶的小火炮成了近戰殺手鐧,三方合作實力很強悍。
半個月的時間就將吐谷渾和吐蕃聯合起來的騎兵給趕出了吐谷渾並且對他們造成了重創。
超過六成的戰利品都被先鋒兵所得,剩下兩家撿剩下的也是小賺一筆。
吐谷渾利益分配三方協商後得到確定,裴青璇帶領的先鋒兵佔據了距離邊陲最近的區域能夠佔據靠近唐國邊境的區域主要是因為地盤分的相對小一些。
而剩下兩家則是張仲堅佔據了吐谷渾大部分地盤,李世民也選擇我靠近唐國邊境的區域,至此吐谷渾攻略結束。
分取利益後裴青璇則開始與張仲堅進行合作,一則是保證商路暢通,二則是建立養殖基地,三責是幽州提供兵器。
經過幾天的談判商議雙方初步建立了合作協議,裴青璇在吐谷渾的目的算是完成的差不多。
先鋒兵駐紮在吐谷渾自己的領地上完全沒有問題,第一時間就將好唐國邊陲城郡的百姓遷移過去為他們提供牧場。
讓百姓過來就是為了發展畜牧業和開採礦產資源,大量的百姓願意遷徙主要是先鋒兵給出的待遇太好,讓他們不想拒絕。
裴青璇這一手讓張仲堅和李世民看著都被震驚了,想不到先鋒兵在商州郊外駐紮的時候就已經進行僱傭,這不得不不讓他們吃驚。
張仲堅也很想要百姓,在這裡有牧民就是資源,李世民就比較憋屈了因為這挖的都是唐國的百姓,怎麼算都是他們損失。
戰報遞迴唐國後李淵對戰勝吐蕃和吐谷渾是非常高興的,可是對張仲堅和先鋒兵的事情又不知道該如何防備,畢竟這些勢力都隨時都能夠成為唐國的敵人。
幽州方面得到吐谷渾戰報和一些列安排後馬上就用最快的時間發行了報紙,從大義上佔了面子,成功將敵人驅趕出去還打了勝仗。
李德不得不為了吐谷渾的發展發出號召,這便是廣袤天地大有作為,鼓勵百姓到吐谷渾搞建設,搞發展。
很多百姓都非常的支援,為養殖行業提供了場地,為開採礦石的事業增加了產量。
張仲堅現在是吐谷渾最大的佔有者名聲是打出去了,現在全都知道吐谷渾屬於張仲堅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