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城門大開,李世民親自出門迎接張仲堅,此番戰鬥後才見到張家旗幟的主人。
張仲堅,李世民是有印象到的早年與蕭銑結盟盤踞蓬萊,要說他們之間還有些恩怨。
但是比起稱霸世界的野心這些事情又彷彿是微不足道。
張仲堅被迎入商州,二十萬騎兵在剛剛的戰鬥中損失不大,反而證明了張家的實力。
此時的李世民有些小心思,他真的想知道為什麼張仲堅能夠有這樣的實力,二十萬騎兵要換成唐國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商州城城門開啟,吐蕃兵馬退走後百姓們非常高興,等眾人入城後見到的是到處破損的房屋建築,百姓們都在重整家園。
張仲堅見到城中的情況就猜到這麼長時間商州城內遭到了怎樣的攻擊,吐蕃人留下的幾十具投石車都還沒有運走。
城外的兵馬都在打掃戰場,張仲堅的兵馬並沒有動因為他們前來名義上是應邀僱傭這部分的費用肯定是不低的。
再說那些麻煩的事情有人做了不用他們擔心。
回到商州內的將軍府,賓主落座。
“張家主這次能夠趕來真是幫了唐國的大忙。”
“殿下客氣了,抵禦外敵是我等漢人本分之事,再說殿下已經答應支付僱傭的費用,要不是手下弟兄眾多收的酬勞也是心中有愧。”
張仲堅說的謙虛實際上沒有人會相信,畢竟動用二十萬騎兵的消耗是真的很大。
李世民從心裡上是非常感激的。
“張家主實力雄厚竟然能出動二十萬騎兵,這等力量足以做一國之主。”
李世民開始試探了,畢竟二十萬騎兵要是反戈攻打他們唐國可能就是下一個吐蕃騎兵。
“殿下抬舉了,此次應邀一則是抵禦外敵,二則是聽說殿下要分配吐谷渾等地,我張家也想要尋一處發展不知道是否能夠如願。”
“這個自然可以,吐谷渾是唐國邊陲之地,張家主若是能夠同唐國將士將其佔據,自然可以分割一處地盤作為發展之地。”
李世民做的承諾是很有誠意的,正因為是緊挨著所以他的方法就是在吐谷渾駐兵,這樣分配出去的土地就可以任由他們折騰,只要能夠防患於未然就好。
瓦崗的智囊們早就想過這些問題,吐谷渾的發展關鍵還是要依託唐國的資源發展,不然種地的話根本就不具備那樣的環境。
等張仲堅過去後就可以發展畜牧行業,到時候就能夠多出一個牛羊供應商同時還兌現了承諾,何樂不為。
“那這段時間張家的二十萬兵馬就駐紮在商州城外等待殿下的訊息。”
張仲堅沒有說完條件就沒有多停留。
他帶著人出城後同時後面跟著幾十車的錢財一起出來。
李世民只是先付了一部分的錢財並且還提供了一些價值的糧食,後面欠下的錢款將會等運輸過來後進行支付。
張仲堅的二十萬兵馬正式駐紮在商州成外? 城內也很快恢復了往日的情況。
勝仗後商州的就派出人傳遞書信到長安,吐蕃危機解除可以拍人過來運輸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