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兵出動動靜鬧的很大,報紙宣傳立刻讓天下的百姓全都得到了訊息。
李世民見到探子傳回的報紙感覺有種眩暈的感覺真的是被氣的,本應該是他的主意等到來的援兵應該全都承他的情,現在好了先鋒兵移動就成了民族大義。
根本與他五官,不過二十萬先鋒兵的話此戰必將勝利,接下來吐谷渾的事情就需要仔細的研究一下,到時候無法履行諾言可是個大問題。
尤其是在吐谷渾的立場上必須要進行部署,不然真的成立勢力唐國的邊陲就有了新的問題,時間一長難免會被吐蕃利用,如果有反間計的話,恐怕會成了得不償失。
李世民在犯難的時候,吐蕃兵馬正在轉移他們的“戰利品”,看著百姓們受苦唐國內的百姓全都膽戰心驚。
長安沒有出兵,這就真的是寒心了,李世民正是看到了這點才想著要儘快獲得勝利將吐蕃趕出唐國勢力範圍。
先鋒兵騎兵出動四十萬匹馬讓他們能夠做到快速的移動並且為了滿足後勤補給還調動了五十輛重型貨車與二十兩幽州一號外加後掛斗,還有三十輛輕型汽車外加小型後掛斗進行攜帶大量的物資。
總共一百輛汽車出動攜帶部分物資,二十萬兵馬都是一人配雙馬,另一匹馬攜帶兵甲與部分糧食物資整個兵馬的物資就足夠他們三個月的生活所需。
後續補給利用幽州商隊近三萬人數千輛馬車進行運輸,物資一到足夠在商州駐紮至少一年的時間。
李德這次就是想讓先鋒兵發揮現有的全部戰力,對抗外族絕對是零容忍。
商州被圍困半個月的時間,李世民一直都有跟探子瞭解唐國和吐蕃的情況,得知有一些勢力正在行動就知道這次的大事有很大機率能成。
雖然目的很快就能夠實現,但李世民怎麼都高興不起來。
長孫無忌看著滿臉愁容的李世民關心道:“殿下是為什麼事情發愁,如今吐蕃圍城城內的將士和百姓全都將殿下作為主心骨,還是要積極振奮士氣才行啊。”
長孫無忌的苦口婆心,此時能夠這樣說這種話的就能知道兩人的關係是如何親近。
李世民心裡很清楚,先鋒兵到來吐蕃必將失敗,可惜的是請君容易送君難。
他一直都在愁這個事情。
商州城外今天的情況與往日一樣被吐蕃的騎兵圍著,並沒有進攻而是為了拖住城內的兵馬,這樣就能夠保證押運戰利品的隊伍安全的護送,再有就是給唐國壓力,讓唐國恐懼他們。
這段時間每天的情況都是這樣。
“唐國的援兵到了。”
吐蕃的探子被發現,等將訊息傳播回去後吐蕃的大將軍立刻開始戒備起來,他們不可能讓援兵打亂他們的計劃。
於是幾萬騎兵被派遣出去阻擋援兵。
來的不是先鋒兵而是張仲堅的張家兵馬,二十萬騎兵趕到就被發現,就這樣直接殺了過來。
商州城牆上見到吐蕃兵馬突然調動都在好奇是不是敵人選擇撤退,得到訊息的李世民和李元吉全都來到城牆之上檢視情況。
“這是發生了什麼事情,難道長安的援兵到了嗎?”
李元吉感覺這種可能很大,畢竟距離長安這麼近已經威脅到了皇室的安危,他的父皇選擇帶兵出征才是正常。
“快去打探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