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什麼時候受過這樣的窩囊氣,但誰叫他們沒有那麼多的騎兵呢。
唐國擴充的兵馬都是以步兵為主,因為價格便宜,哪裡還有錢購置馬匹。
商州城內的百姓每天過著擔驚受怕的生活,大部分的人白天都要到城牆上幫忙加固城牆,還要為城牆上提供磚石。
城內開闢出了一個鐵匠工坊專門集中鐵匠製作弓箭,守城消耗最大的就是箭矢。
李元吉雖然在戰鬥中表現的狠辣些,但仍然還有理智,吐谷渾的騎兵是厲害但唐國的弓箭手能夠起來的作用是巨大的。
這段時間全都憑藉弓箭手的防禦才讓敵人的騎兵無法在攻城戰中去的優勢。
吐谷渾的大部分騎兵每天就是去劫掠財務食物,到處抓捕奴隸極半月的時間已經集齊至少三萬的青壯努力,搶奪的財務不計其數。
眼看這些騎兵就要離開,李元吉卻一點辦法都沒有,要是正面進攻憑藉那麼多的努力形成的人牆就是一個阻礙,讓他無計可施。
何況在敵人面前那些奴隸就是工具人,根本就不會顧及百姓的生死。
吐谷渾騎兵面臨多餘他們的敵人後就會立刻撤退,這就讓李元吉沒有辦法。
商州城外今天的情況與半月前的圍城一樣,敵人騎兵不到兩萬就能夠限制李元吉帶兵出動。
李世民帶著二十萬兵馬趕到,正見到圍城的吐谷渾騎兵,當即瓦崗城士兵就出動了,三千騎兵發起了衝鋒。
瓦崗的玄甲騎兵,三千騎兵各個配備精裝兵甲戰鬥力強悍無比。
“敵襲!”
吐谷渾見到突然出現大量騎兵後馬上就選擇帶人撤退,這是他們作戰的習慣在對敵人不瞭解的時候是不會輕易交手的。
他們這種審時度勢更應該說成是牆頭草,趁著唐國朝廷虛弱的時候便發兵過來搶奪,要是唐國強大可能每年依然會老老實實的納貢。
三千玄甲的速度非常快,在距離五百步的時候就已經張弓搭箭,一輪箭雨過後就造成了幾百人受傷。
玄甲騎兵訓練有素,各個都是弓箭高手,要不是因為對抗騎兵可能這一次的攻擊就能斬獲上千兵馬。
商州城上,李元吉見到有騎兵趕來很想高興,當見到是瓦崗兵馬旗幟他就覺得很尷尬。
不過此時需要的就是打破敵人的圍攻。
“開城門,準備迎戰!”李元吉見到有機會可以利用,二話不說就下達了戰鬥命令。
十萬兵馬魚躍而出,直撲對方的兵營。
李元吉是個勇將領但也不是沒有腦子,步兵對抗騎兵怎麼著都是很吃虧的,而且嘗試了數次之後都是失敗而歸,這次趁著騎兵支援便可以去解救成為奴隸的百姓。
這才是此戰最大的功績。
李世民見到商州城牆開啟了,就知道李元吉不會那麼老實的將這場戰鬥的勝利輕易留給他。
吐谷渾的騎兵在與援兵對抗之後就知道是唐國的精銳兵馬來了,此時不跑等待何時。
五萬騎兵快速撤離,還想要玩殺回馬槍的策略之中,可惜他們遇到的是具備騎兵戰鬥能力的李世民。
玄甲騎兵趕到,雙方立刻廝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