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就是李傢俱有戰鬥力的兵馬全都派出去了,今晚必然會分出勝負,剩下沒有出動的人都是吃過飯後直接就地休息呢。
長安城上大部分是士兵都已經睡了一天了,以他們的疲勞程度恐怕到了白天都未必能緩過來。
場外的情況他們自然不可能知道。
驍騎衛損傷慘重,即便應對及時也沒有阻擋李家兵馬的進攻,他們似是準備不足。
也可能是宇文成都的帶兵經驗不足,意外的讓驍騎衛沒能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
分析一下是不難接受的。
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們曾經為皇帝辦事的時候待遇如何,如今成了宇文家的私兵後又在朔方駐守。
功名利祿樣樣不沾,早就沒有了驍騎衛的銳氣。
李家的兵馬戰鬥力雖然不是那麼強但是李淵曾經就是帶兵的武將,治兵訓兵的手段是很有實力的。
加上征戰不止,在戰火中淬鍊,實力早就今非昔比,晚上的突襲是有心算無心。
士氣這個東西當沒有的事情就會影響戰鬥力,關鍵還是因為李家的兵馬數量眾多。
有了人數的優勢就是勝利的關鍵。
第二天早上,李淵得知驍騎衛被擊敗後退走。
他們沒有進行追擊,這種事情追擊是佔不到任何好處的。
接著李家兵馬開始修整。
為什麼不繼續進攻長安,李淵的書說法是戰鬥已經到了這種程度再繼續下去已經沒有了意義。
所以派人將他的親筆書信送到了城內。
靠山王很清楚他的兵馬繼續堅持也是在時間上拖延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長安他們是守不住的,在繼續下去城內百姓的情況會越來越糟糕,單單說糧食的事情就讓人憂心。
李淵的信件中寫明瞭,讓靠山王自行離開長安,李家兵馬將不會追擊。
開出的條件中還有如果答應會給靠山王兩天的時間準備,城中發生什麼事情他們都不在追擊。
意思已經很明顯,搜刮財富這種事情就是給出的福利。
靠山王是那樣的人麼,是非常考驗心靈的。
三天靠山王就給出了肯定的答覆,他們需要五天的時間,還有一個條件是李家的兵馬駐地要往城外再挪五十里。
李淵看了信件很高興,能夠這樣解決長安的問題自然是好,不過五天的時間在他看來是太長了。
沒有人能夠保證在這段時間中會沒有變故,若是想要長安的話智慧這樣。
他是很瞭解靠山王的性格的,說一不二。
李淵同意了,後退就後退,還是可以安排一些斥候的,如果有緊急的情況大可以再出兵。
長安城內靠山王的府邸,他的義子們全都在。
“義父,咱們真的要讓出長安城嗎?”
“不錯,事到如今在繼續戰鬥下去遭殃的是將士們還會牽連城中的百姓。”靠山王說道。
他擔心的事情眾人都知道,畢竟就是個守城的,沒有皇帝坐鎮長安城內的情況已經越來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