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今天過來就是為了看試車的,投入這麼多隻能能夠讓鐵軌車運營起來就行。
呼隆隆!
李德怎麼聽怎麼有種熟悉的感覺,現實的蒸汽機車動靜很大,李德等一眾工匠都坐在車上。
試車通常都有些危險的,不過鐵匠工坊已經經過反覆的測試,今天的試車只的是全程行駛。
李德等人就這樣乘坐著鐵規車從鐵匠工坊的軌道上緩慢的行駛到了轉向的後會有特定的鐵軌讓鐵規車的行駛朝著應該去的方向。
返回的時候也很簡單,這個蒸汽動力是不限方向的前後形式只需要變動裝置就可以,只不過反方向形式時需要有人在前面輔助駕駛,遇到問題的話會及時的發出警報和拉動剎車減速。
設計上就是這樣的解決的辦法只能用雙鐵軌或者是雙車頭的形式,但是對於一輛代步的鐵軌車來說安裝雙向車頭是有些浪費的。
設計師已經準備將架勢位置放在車廂的上面,在車頂上就是站得高看得遠,這樣就能夠儘量避免事故。
李德乘坐這個蒸汽機車還是很穩當的,速度三十邁勻速行駛起來速度要比馬車快多了,來回欣賞冬季風景還是有些冷。
沒有玻璃窗也只能忍耐,聲音也比較大,給李德乘坐的感覺不是太好但是工匠們都很高興,這是試驗的車輛哪裡會安裝玻璃窗,只要鐵軌車能夠安全行駛就是他們成果。
李德有些後悔上車了,三十邁勻速行駛還沒有窗戶的情況下那叫一個冷,即便車上的再多也不能讓他暖和起來。
於是李德決定讓車輛返航,必須等車廂的設施全都安裝完成再進行測試。
試車成功,六十萬貫有了成果接下來運營的事情就不是鐵匠們要考慮的了,帶著獎勵繼續開展下一個專案,都是坑錢的貨。
李德回到城守府,此時他還覺得非常的寒冷,有了鐵軌車就需要考慮量產的事情。
按照現在商會的馬車隊來回接送是佔用了很多人力和馬車的,有了鐵軌車後在保證來往半城客棧的運輸還要考慮城市內的短途貨物運輸。
鐵軌車的數量不能少,郊外的直達鐵軌還要進行規劃,尤其是涉及到大量貨位運輸需求的工坊,他決定將貨運鐵軌車直接開到工業區。
在岸邊建立一個貨運站,以後蒸汽車運輸的貨位全都在貨運站進行裝卸用來減少運輸時間。
算一下這樣的話未來就鐵軌車的專案投入就不能少於千萬貫,十輛蒸汽機車和建設鐵軌能夠建設覆蓋到什麼樣的程度還無法確定,只能先部署主要的位置。
首先應用的肯定是商業運輸,運人的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本,現在採集鐵礦不容易,必須要將利益給賺回來才行。
於是第一條正式開建的鐵軌就是從幽州工業區到幽州船塢的,那邊直接與碼頭連線,鐵軌車到了船塢就等於是到了碼頭。
主要貨運是為了為海運提供運輸,從中能夠賺取運輸的利益都是固定的,依靠蒸汽動力的運力能夠完美替代商隊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