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人退下去,李密不得不謹慎,這可是關乎魏國的未來,使團的人成功離開事情才算完美。
魏國的建立對前來觀禮的人產生了很大的刺激,現在的天下沒有明確之主只要實力出眾就有可能。
告別的勢力很有自知之明,他們知道稱帝這種事情他們是做不來的不過他們可以建立自己的勢力稱王也挺好。
就是害怕強大的國對他們起了攻佔的好心思,現在表面上看著和和氣氣的但是野心這種東西是沒有辦法掌握的。
各個勢力都是第一時間的選擇離開,佟福帶著人正好遇到返回的商隊一切都進行的非常順利。
不過看似順利的情況總會有人出來搗亂,去往幽州的商隊安然無恙的會到了幽州,不過其它勢力的代表就沒有這麼好運了。
在他們選擇離開之後魏國派出大量精銳沿途保護,等出了魏國的勢力範圍便應了各個勢力代表的要求護送結束,結果在路上有幾個人遭到了行刺。
想要將責任怪罪到魏國李密頭上的,結果是沿途保護的人全都沒有收到攻擊事情突然變得蹊蹺起來。
想要找出一個懷疑物件來都很難,李密此時的心裡比任何人都著急,畢竟事情發生的感覺像是在針對他。
想要讓身邊人出出主意可是發現全都沒有想法,平時遇到這種事情肯定第一時間找到的徐茂公。
現在可跟之前不同,有了君臣的關係不是說找來人解決事情就完事的。
如果讓徐茂公出主意便會給朝臣們一個錯誤的暗示,他可不想啟用徐茂公。
或許因為用人不當吧反正事情都過去好幾天了都沒有發現任何的蛛絲馬跡。
外人則是直接還以李密居心叵測,李密的壓力很大。
不僅僅是他甚至有人將矛頭指向洛陽的李淵,因為料誰都能夠想到誰才是最希望發生這種事情的。
李淵絕對是在被懷疑者這列的。
太極殿上,李淵已經第三次詢問手下人事情進展,發生襲擊事件之後他就讓人去調查一直都沒有訊息。
不僅是李淵摸不著頭腦,就連李德都是一樣的迷糊。
智囊團和城守府的負責人已經開了幾天的會議,尤其是紅牡丹的壓力非常的大,所有情報都指望能夠讓他們提供呢。
結果卻是沒有找出是誰做的。
“大都督根據我們智囊團的分析,說做的還不知道但是能夠派出不是李密和李淵做的。”
“說說看。”李德並不在意是怎麼推測的但是不代表再座的眾人不想知道。
“首先排除的就是魏王李密,如果想要對使者團下手就不用這麼麻煩的等待護送使團離開才下手,同樣都是必須暴露動手哪裡需要這麼麻煩所以第一個排除的是李密。”
“第二個派出的李淵,雖然雙方的勢力立場不同想要暗中搞破壞其實對李淵一點好處都沒有相反有了魏國對小勢力的牽制反而對他們才有好處。”
“雖然李淵一直惦記佔領更多的區域,實際上他們需要好休聲息,經過幾次戰鬥其中攻打朔方的兵力消耗最嚴重,而魏國距離長安太遠了想要攻佔下來完全沒有利益可言。”盜墓
“何況憑藉魏國現有的三十萬兵馬也不適合被當成首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