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想要分散長安和洛陽的人口也不會有人同意的,遷徙到朔方幹什麼。
要是那邊真的有助於發展早就發展起來了何苦這麼多年都是一樣的荒涼。
憑藉宇文家的實力和勢力都沒有作為就知道發展有多困難。
“張家主言之有理,不怕萬一就怕意外咱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對於蕭銑如此謹慎張仲堅是贊成的。
“長安李家想要顧及南方之事早得很,等他們先平定他們周邊勢力再說吧。”
張仲堅不是看不起對方而是想要發展憑藉幾個城池是不夠的,他更認同幽州李德的做法。
尤其是幽薊十六州形式風格,尤其用區域化來解決勢力範圍,沒有城牆只要幽州勢力佔據的地方皆是他們的地盤。
無形中就會給各個勢力很大的壓力,相反對百姓來說則是一個好事因為在範圍內的都會得到保護。
想要建立王朝可不是那麼簡單的,有個例子就擺在眼前,瓦崗城建成後也沒有見到李密有多少成就。
很多人都知道李密已經在計劃登基稱帝的事,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就像等等看看熱鬧。
對於未來很多勢力的人都很茫然,他們能夠做的就是靜靜的等待。
李淵很有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做國公和做皇帝可不是一回事,張仲堅對他們沒有信心也是正常。
“還是說說咱們接下來的發展計劃吧。”張仲堅很不想談論長安的事情因為跟他的關係並不大。
想要影響南方的局勢有幽州的駐兵在這邊若是真的有人想要試一試的話,他也樂得看熱鬧或許還能找到機會。
蕭銑也知道是他太小心了就是有些怕了都是因為長安的強勢有些不安。
聽了張仲堅的話讓他安心不少。
“現在咱們經營的專案工坊有二十個,萬人商隊一支,橡膠園三個,田產若干經過一年的時間積累的財富是投資之前的六倍。”蕭銑對兩家共同投資的專案都如數家珍的一一說出來。
其中自然不包括個人投資的產業雖然都是銷售給幽州商人的但是這部分不算兩家的利益都心照不宣。
畢竟聯合在一起投資的成本更高收益也會高出很多,事實證明他們這樣做是正確的。
“接下來的真有一好專案是由幽州方面前頭的船塢專案。”蕭銑道。
“造船還真是不錯的專案,就是投資回報的時間稍長些。”
張仲堅不是不看好相反他很看好這個專案唯一的問題就是投資巨大回本時間有些長,要知道造一艘大船可是就要很長時間的。
在造船期間就是需要提供大量的錢財這種生意對他來說真說不上是最好的投資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