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公,瓦崗寨地理位置是兵甲重力,你看拿下附近的城郡發展可好?”
李密能夠這樣說就是已經打定了主意。
徐茂公跟他這麼長時間,知道李密的想法,在他看來其實經營城郡自然很好,至少有稅收能夠供應瓦崗兵。
可是管理一座城池可沒有那麼容易,哪裡會有人肯主動獻城,還不是要靠打。
實際上這樣是非常消耗瓦崗兵力和精力的,攻打下城池後就要佔領駐防,一個城郡至少需要駐紮三萬兵馬才算保險。
這樣瓦崗兵自然就被分出了一些實力,想要出征根本不可能將所有兵馬都帶出來,城還守不守了。
徐茂公是有智商的,沒看幽州勢力那麼大兵馬又多為什麼最不主要戰鬥的就是他們。
凡事都有兩面,以前就跟李密商討過這個事情,之前這攻打城池的傷亡要大一些。
如今攻打城池的成本可能會減少一些,但同樣是消耗不起。
別看三十萬兵馬很威風,那是因為瓦崗寨上基本沒有太多的事情,要換成城池,可就不簡單了。
“魏國公,此事若是將兵馬調回瓦崗倒是可以,不過那樣的話就需要發展當地勢力,以後長安和洛陽之爭可就未必能夠趕上了。”
徐茂公說的是實話,有了根基怎麼可能還會出兵參與這種事情當中,就像現在這樣全都被困在洛陽。
李家現在已經在消化勝利果實相信用不了多久反王們一定會被李家算計。
徐茂公已經預想到,但又有什麼辦法。
聽了徐茂公的話,李密猶豫了他是真的放不下洛陽。
“茂公,我意已決,既然在洛陽僵持著不如讓單將軍帶著兵馬回去攻打幾個城郡來作為根基,韜光養晦也好啊。”
李密看似嫉妒無奈之下做的決定實際上他是真有考慮過,韜光養晦不失為一種辦法,給自己留條後路挺好。
徐茂公當即選擇支援,留條後路也好,再說瓦崗三十萬兵馬全都困在洛陽並不穩妥。
於是第一個撤走大部分兵力的就是瓦崗兵,直接調走二十五萬兵馬,糧餉需求一下子就省下來了。
洛陽的分紅正好可以滿足五萬兵馬維持。
李密打的什麼主意,天天跟他喝酒的反王們都非常清楚,不僅僅是瓦崗兵,就連一些反王們早就開始做準備了,趁著這個時候不佔領一處好根基哪裡行。
李德都沒有想到,他擴充了幽州的勢力會引起反王們的反應。
隨後的幾個月好間,各地州府的戰鬥不斷,還發現了很多聯合的反王勢力一起攻城。
中部,南部開始亂了起來。
可他們想要攻佔城池可沒有幽州那種待遇了,全都是閉門應戰,將反王們牽制了好一陣子。
除了勢力大的瓦崗兵,其他反王基本都損失不小。
李德看到紅牡丹的情報後,對這些反王們真的沒有話說了,攻打個五六千兵馬的郡城差點把兩萬人搭進去也是沒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