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了解,南陽王的兵馬已經在昨天出征了。
荊州王劉大朋前後受到了羅鐵漢的求援信,不過卻沒有第一時間說出答應或者反對。
等他做好決定後,南陽王的五萬兵馬已經快到地方了,荊州王竟然還在想著派多少兵馬。
羅鐵漢收到支援的訊息打算理應外合主動進攻秦氏族人。
當山上城池發出訊號之後,趁著大雨剛停不久,秦氏族的兵馬狀態很不好的時候,雙方的兵馬同時發力。
秦氏族在嘗試應戰後不久就撤退了。
等半個月後才知道秦氏族的人全都回了洛陽。
幽州城守府第一時間就受到了訊息,李德發現羅鐵漢到倒是很善於利用天氣。
只不過將羅鐵漢一夜觀星象求雨退敵的傳言怎麼就這樣傳開了,更有人說那羅鐵漢是仙家子弟擁有非凡能力。
李德看著紅牡丹收集回來的訊息,一些小道訊息和傳言全都被註明。
紅牡丹的人還在核實當中。
“都是人才,夜觀星象,要下雨的一些氣象變化似乎猜測起來並不難,再說他認為能夠利用降雨天氣的關鍵還是因為羅鐵漢熟悉當地氣候。”
他發現氣候的天氣也行軍打仗需要考慮的因素,而且非常的重要。
已經想到跟都尉們好好的說說,成功的經驗是要借鑑過來的。
“南方雨水天氣,蓑衣的生意可以做一做。”
李德打算為兵營中計程車兵們提供橡膠雨披,不然等他們遇到雨水天氣恐怕會吃虧。
如今橡膠園的規模很大,用來多加工幾樣產品應該沒有問題,他最看重的是用橡膠做一些雨水的篷布。
如此一來在當先鋒兵出征的時候遇到陰雨天氣可以直接用橡膠篷布來避雨。
想到就做這是李德一貫的做事風格。
天下讓反王們攪合吧,他看完訊息又將注意力放在了副食品工坊上,加工副食產品的計劃已經開始。
蜜餞,果脯等一些產品陸續的上市銷售,幽州城的消費者們反響都很好,最多的反應就是價格相對較貴。
李德對此也沒有辦法,生產是需要投入成本的,而且製作工藝與材料成本真的很高。
其中蔗糖的需求量很大,也是價格最貴的材料成本。
想要擴大蔗糖的產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最近用海產品製作的產品挺多的,裙帶菜,蝦醬都給隋國的百姓們提供了新的口味。
可惜的是消費的主體還是多在幽薊十六州,其它州府對價格昂貴的商品都只是理智消費。
因副食工坊而興起的蜜蜂養殖產業開會得到了發展,商人們心思細密竟然有很多商人在得知李德要發展副食工坊後就開始投入蜜蜂養殖專案。
於是趕巧他們投入的蜂場生產的蜂蜜全都被加工副食食品的工坊搶購一空,甚至還簽署了預購的訂單。
讓商人們非常高興,他們是真的投對了賺了不少。
他們知道城守府有錢,所以決定不收穫這次的利益全都拿出來擴大產量。
他們將寶全都壓在了第二批的收穫上。
商人逐利就是這樣,風險與機遇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區別,都是不可預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