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和船塢的情況不同,到時候調派過去的工匠肯定需要很多精湛的工匠。
“工坊的發展你們或許認為已經到達了瓶頸,但是我可以很負責人的告訴你們,現在的工坊完全沒有達到完全取代工匠們的程度,所以你們不用擔心工匠的工作。”
李德很清楚,他們說的工匠都是後來招聘的這學徒工,從事的工作並不是真正的工匠要做的。
以前的裝置需要很多人為一臺裝置提供動力,現在一臺蒸汽機能夠為多太裝置提供動力,能夠節省幾十名勞動力。
幽州工坊最大的工人就是這些人,負責生產,研發的工匠可全都是真正的匠籍。
會議繼續,這些高階工匠討論如何管理並不擅長但涉及到專業領域則都是非常專業的。
起初工坊的工匠們都是將自家的技術藏著掖著,當看到幽州工坊的生產裝置和分享出來的冶鐵技術後他們就改變了想法。
但凡工匠只要有手藝,有技術展現出來就能夠獲得相應的收益,研發專案更是高階工匠的榮譽也會享受更高待遇。
當良性競爭的關係樹立起來之後,他們哪裡還會藏私,因為他們即便不分享技術也不會影響工匠們技術提高。
李德一直在聽著他們開會,發現幽州的工業全都用來製造蒸汽機了,生產最多的產品除了兵器就是農業工具。
他忽然發現工業發展的基礎還是不足,至少生產專案還不夠。
琳琅滿目的商品還是無法滿足需求。
比如說女子消費的上品,衣服,鞋子,包包,化妝品等一系列東西是真的沒有開啟銷路。
這就是跟城市發展一樣,長安有平康坊,幽州卻沒有花街柳巷,因為女子在幽州是不用做那些事情就可以養活自己的。
紡織廠的女工一直都出於招聘狀態。
想到這些他就知道是時候豐富行業商品。
於是他到了科研的房間開始進行策劃。
在幽州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對階級的事情看到很清,如果有人敢在幽州搞這一套那麼幽州官府會讓他後悔的。
都說長安女子很開放,白天的時候看到很平常,那是因為沒有見到幽州的情況。
在幽州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舒服女子的,可以說在享受權利和責任的問題上都是一樣的。
沒有人敢出來說三道四的,因為幽州的發展就是彙集各地百姓而成,當初飯都吃不上了哪裡還在乎有的沒的事情。
女子做工在幽州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百姓家中為了工作的事情女子受到家人的質疑,城守府會幫忙協調。
勸說之類根本就是沒有的事情,李德這個大都督做事情非常的乾脆,如果女子想留在幽州工作,被丈夫家人斥責,那麼除了女工的之外的家人全都會被驅趕出幽州。
結果自然就是要分開的。
在幽州就是這樣,想要以封建思想來舒服人都想法,結果會很慘。
霸道的解決問題方式也給幽州打上了大儒們死敵的標籤,但李德會怕嗎。
先鋒兵完全可以將百姓們守護。
李德的進行策劃之後就交給工匠們處理,他要製作的東西是需要工坊之間進行合作的。
成衣鋪,鞋鋪全都為李德的事情忙活。夢島書庫
先鋒兵商行彙集的人才,全力以赴,很快就將成衣等事情處理的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