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考慮整個突厥在部落的態度和發展方向,之前就有一次教訓,這次蘇蓋文的資訊中就是讓他們出兵一起攻打兵城,奪取領土後每年的收成將平均分配。
種田這種事情突厥人不擅長,但不代表他們不羨慕,每年都有穩定的糧食儲備換成是誰都會心動。
始畢可汗心動了同時也在等待他們的斥侯帶回的訊息,光憑藉蘇蓋文一人之言還是不行的。
沒用幾天的時間突厥人的斥侯長途奔襲而回,將兵成的情況詳細的進行了彙報比較而言與蘇蓋文說的一樣。
始畢可汗這才放心,於是直接調動二十萬兵馬直接向東南方向趕來,二十萬兵馬的行程速度不快。
需要趕好幾天的路程,此次行動始畢可汗給蘇蓋文稍信,但是蘇蓋文可等不了了,如此大好機會豈能就這麼錯過。
正好現在是耕種的最好時間,耽誤一刻都不行,所以他料定先鋒兵即便有還擊之力也不會太強。
於是二十五萬兵馬對兵城發起了進攻。
兵城方面,賀必達早就知道有人在窺視兵城的訊息,也是讓人故意將人放走的,其實要是知道來人是蘇蓋文或許賀必達絕對不會這麼做。
要是能直接將蘇蓋文抓捕,那麼高麗國的情況將會在打亂,到時候想要進攻至少能夠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可惜他們沒有想到來人刺探情況的人會是對方的主要將。
為什麼看不見監視的人呢。
其實很簡單,忘了先鋒兵還有一支相對比較低調的親衛隊,以為司徒恩為首的兵馬,他們所使用的睡袋,經過多次改良後將人埋在鬆土之中是很難被發現的。
蘇蓋文的一舉一動都被埋伏的暗哨看到一清二楚。
沒有動手是賀必達早就下過命令,就是讓對方看到兵城的鬆懈,就是一招誘敵深入,現在的效果是有了。
蘇蓋文上檔了一位先鋒兵忙著種田根本就沒可能反應,實際上並不是那樣,十萬兵馬種地可用不了那麼多人。
所以十萬人是全體勞動了,只不過他們的速度都比較快早就播種完成,而兵城附近的這些田地不過就是個障眼法罷了。
誰能想象在兵城附近種田,打起仗來豈不是會被破壞,傻子才會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兒呢。
但是對看到的人的想法就不同了,在他們眼中看到的都是糧食。
尤其還是高麗這種小國,對於糧食和土地的渴望是別人無法瞭解的,所以賀必達這是又用了一招投其所好。
至於蘇蓋文會不會聯合其他小國,賀必達也有考慮,先鋒兵十萬兵馬根本不懼怕,再說為了配合下一步的行動,早就派人回幽州送信。
這會兒增援的兵馬應該已經正在趕來。
有兵有糧對進攻的[完本 ]人又有何懼。
最主要的不是守護兵城而是守護耕種好的良田,光靠守那麼大的地方就算再來二十萬人都未必受得住。
所以賀必達他們研究的下一步計劃很簡單,就是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