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離開工坊後便直接回到幽州城找衛裡,商行的事情全都是他負責。
“現在可以收購棉花了,現在是展現資本運作的實力了。”李德淡淡道。
“我這就去派人送信。”衛裡也是個雷厲風行的人。
衛裡雖然不管先鋒兵的賬務,但也知道李德對工坊的投入,貿易的收支都很單一隻要動動腦子都能夠知道是怎麼個情況。
何況衛裡也是親近的人,工坊的一些事情他是知道的。
“接下來紡織工坊的事情就靠你了,現在需要大量的棉花用來織布,這個生意做起來是一本萬利的。”李德道。
衛裡的眼神中隱隱發光,紡織廠的專案他是瞭解一些的,紡織的材料可不僅僅只有棉花一種,像羊毛就是另一種非常好用的材料。
以現在羊毛儲備,只要有一個月的時間他有信心能夠將羊毛仿製品賣到整個隋國,兩人經過一番商量,馬上就找人開始做起來。
先鋒兵的行動力不僅僅是快。
沒有兩天時間,紡織廠就開工了,招工的條件都是以女子為主基本還都是先鋒兵士兵家屬,滿足條件的都去紡織廠幫忙。
她們能夠做的也就是先幫工,實際上手操作可輪不到他們。
就在太原府僵持的時候,幽州的第一批羊毛製品都已經透過商隊進行銷售了,羊毛坎肩新式的服裝造型深受富裕人們的喜歡。
尤其是商人,羊毛坎肩的是內襯衣物穿在外衣裡面非常保暖,而且新式的服裝穿著方便。
純羊毛製品,貨真價實,價格可不便宜。
就是這樣活更受歡迎,第一批的紡織品大部分都沒有運出幽州就被在城內的百姓們給消化了,購買的人多數都是士兵。
有了這種羊毛衫他們在穿著盔甲的時候會更舒適,對於他們來說是有能力消費的,於是衛裡只能少量供應商人。
商人不但沒有鬧,反而對此非常滿意有幾個大商家是看到了商機於是直接就簽訂了專屬供應的協議。
衛裡現在是久經商場,哪裡不知道商人這是想要獨攬供應權,怎麼可能讓他們拿住先鋒兵的咽喉,最終協議還是簽署了不過都是有時效的。
第一份簽署協議就是限定了商家的數量,且提供一個月的貨品供應。
超過這個時間則協議自動作廢,再次進貨就需要重新簽訂,這樣一來保證了商家在短時間內的利益也保證了作為供應商的利潤。
商業這些東西必須要細心不然一字之差都有可能虧本,別看先鋒兵有很強的背景,但是在商業上幽州又是極其注重契約精神的,這就不得不讓更要小心謹慎。
因為在幽州無論什麼人都需要遵守契約協議,就算先鋒兵也是如此,這也是幽州短時間能夠發展成隋國商貿中心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