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邊的兵馬集結的倒是整齊,雖然李淵是統帥但是御駕親征一切事情都是要聽從皇帝的。
接著就見到隋煬帝將他擬定的好的聖旨遞給李淵,這一刻開始他就是名副其實的通統帥,只要皇帝不說話他能夠決定很多的事情。
他也是這麼做的,出征之前必然要將手下的將領們分配好。
於是六十萬兵馬的都分配的明明白白。
任命來護兒為艦隊指揮,任命了幾個被他說服的幾個勢力的一同做先鋒。
第一批出徵的兵馬竟然多達五萬人,李德都不得不佩服,短短一天的時間就能夠拉這麼多人一起。
這些人中李淵的親兵多是他的護衛與一些精銳李家兵馬只有一萬人,其餘的四萬人都是他拉來的盟友。
隋煬帝對此也沒有太過震驚,憑藉唐國公的聲望要是沒做到這些那就真的不足為據了,可惜唐國公的威望起了作用。
五萬人登船,其中有一萬人是蓬萊兵,此次來護兒是真的下了決心。
李元霸被李淵帶在了身邊,其實李德是想讓李元霸留下來的,可是皇帝既然封了他無敵大將軍要是不出戰可就說不過去了。
要是皇帝一生氣給他定個抗旨不遵的罪,那就得不償失了。
李元霸不清楚被授予大將軍稱號背後的事情,但是李淵很清楚,所以不能在這些事情上在讓皇帝拿來說事情。
李德在遠處看著艦隊緩緩遠去,他希望他們能夠平安到達的。
艦隊離開後,劉宣禮,盧福林又找到他,說糧食的事情。
如今這裡可是有六十萬人,糧草永遠是他們最重要的,到現在為止只有一批支援出征的糧食破格支出。
而兵馬平時的消耗需要的更多,盧福林,劉宣禮這又是來遊說的。
“大都督,如今蓬萊還有五十五萬兵馬需要糧食,銀錢正在運來的途中,先放糧食錢財是不會少的。”盧福林勸說道。
李德搖了搖頭,道:“生意就是這樣的,想要糧食就要拿錢出來吧,我不想為難你們你們也不要來為難我。”
李德還是在拒絕了,現在的情況朝廷就已經欠他的錢了,要不是看在統兵的人是他岳丈,第一批糧食他都不會出的。
幾天後,在去往高麗國的海面上,風平浪靜的,在船上海風一吹很多士兵都出現了暈船的情況。
李淵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這些兵馬大部分都不同水性,好多人都是此一次乘船,在顛簸的情況下讓他們比死還難受。
睡不好,吃不下,不是狂吐就是暈厥,現在的大船上船艙內全都是暈船的人,就算讓他們休息都不行。
經過統計這幾天下來五萬兵馬中有近三千人出現了暈船的狀況,安排人照顧他們能夠戰鬥的兵力直接銳減。
李淵不是第一次乘船,但是乘船航行這麼遠的距離他也是感覺很不適應,好在他是統帥自由度待遇都相對好些,就算這樣他也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