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州集合三個部落,加上週邊了周圍的幾個遊牧小部落,沒有多久就了一個在人口突破十萬的州。
要是算上先鋒兵的人數這個州府的人數已經不一般。
部落的改變是與日俱增的,經過一系列的政令和規劃,上萬的人因此獲得了活計,只要幹活就能夠吃上大米白麵。
很多人平常都適出去打獵的,風險很高,大型動物的全都帶不走,只能取走毛皮和少量的肉。
有經驗的獵人還好說,但是畢竟是冒著危險的活,現在好了部落的外圍建設了很多的工坊,燒窯的,需要幹力氣活的,只要去就有活做,有工錢拿。
劈石的人需要的更多,最苦最累門檻要低,只要有力氣就行,一天三頓飯頓頓飯都管飽,最差的飯食都是有肉湯泡飯。
伙食待遇是幾個工作中最好的,真就是應了那句話,吃得多幹的多。
製作水泥對於原料採集這個工作是非常消耗人力的,是最容易做的工作,需求人力巨大,整個寧州有至少五成的人都在做這個。
有打長工的,酬勞相對多一些,短工最好基本上都是一天一節,短工都是來了幹活達到採集標準就能夠領取工錢,若是勞動成果超出標準則是會另外給獎金的。
閒著的人出把子力氣就能夠賺錢,這麼容易賺錢的事寧州的百姓們都是爭相恐後的參加,以至於燒窯工坊的原料儲備超過了生產很多倍。
對於這些事情李德不擔心,非常鼓勵他們這樣做,大量的米麵錢財支出,能夠加快寧州發展速度,只要增加發展速度就不在乎付出。
兵城糧倉的糧食李德早就算過,除了路途稍微長了些,數量足夠寧州撐過明年秋收的。
“糧食運輸的進展怎麼樣?”李德在作戰室內開會的時候詢問道。
“第三批已經在路上,算算日子應該就這幾天能夠送到。”賀必達道。
“抓緊時間,最近鐵勒那邊有什麼動靜?”李德繼續問道。
“這幾天回來的斥候都沒有發現異常情況。”史懷義道。
“鐵勒部落派來的人談判失敗,現在一點動靜沒有有點奇怪。”李德道。
“鐵勒兵馬就那麼多,難不成他們會率所有的兵馬來像咱們發起挑戰嗎,我想他們不會明知會敗還要來吧。”史懷義嘀咕道。
“史懷義不要輕視你的對手,他們人口數量不多但是隻要能號召起來他們的牧民拿起兵器照樣能夠成為戰士。”李德警告道。
史懷義的這個大咧咧的勁頭一下被李德給掐掉了,李德也是無奈,誰讓先鋒兵經歷的戰事都算是順風順水的。
讓將領們有種自傲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夷達回到鐵路部落後將他看到的先鋒兵情況都說了出來,議和是他們想要的但是建立在不損害他們利益的前提下。
現在看來想要事情並不能順他們的意,透過夷達的調查先鋒兵的數量要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多。
夷達很聰明雖然被看的死死的,但是每到做飯的時候,生火就會冒煙,憑藉鐵鍋的數量就能夠預估出先鋒兵的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