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得非常的另類,至少能夠掩蓋他們隋國人的面孔。
“還有多遠?”李德問道。
“不足三里。”斥候回答。
“史懷義讓車隊加快速度,提醒大家放鬆不要露出馬腳,讓懂得胡語的人進行交涉。”李德坐在馬車中就像是一養尊處優的富貴公子。
這樣的人物設定就是能過讓他不會輕易開口,甚至對貧窮的部落不屑一顧,甚至是嫌棄,這樣就不會因為語言不通而暴露。
李德沒有閒著,在車裡的時候他編寫了一個外族語言常用語言的話本,現在他的身份胡商所以他趁著趕路這段時間,多背一些常用語句這樣在於自己人交流的時候能夠以假亂真。
相信遼北與西域的語言應該是不通的。
李德的記錄方法很簡單,用拼音標註的方法,所有語句基本都是這樣背誦下來的,就算記得不熟悉拿出小本本照著念都是一樣的。
“老闆,有人過來了。”馬車跟隨的人提醒道。
李德在他的馬車內不用拉動簾子就能透過特殊設計的折射視窗,透過馬車內的觀察孔看到。
車隊剛踏入部落的邊緣連部落都沒有見到就有一小隊騎兵過來,看他們腰間的兵器一看就知道並不是那種很正規制式。
看了他們身上的皮衣沒有盔甲,先鋒兵護衛們見到來人並不緊張,論戰鬥力他們都是一個能頂十個的好手,加上他們的身上還穿著鎖子甲,這些盔甲藏在衣服之下沒人能夠發現。
雖然不及板甲那樣堅硬,但是足夠提供一定的防禦力。
普通刀劍對他們多是沒有多大傷害的,鎖子甲的外面是皮甲,裡面是厚實的布衣,都是具備防禦力的。
“你們是什麼人,我們部落不歡迎外人。”來人說了好多話,別說李德就連很多懂得胡語的人都有些發懵。
不過這正好避免了尷尬,不懂胡語那麼就算說錯了或者隨便說說一些對方都不會發現。
先鋒兵的斥候中還真有懂得一些外族語言的,非常雜亂但是湊過去剛好能夠交流一番,連說在比劃。
李德看著他們交流的還挺好,結果也是不知道那名斥候怎麼說的,來人竟然邀請車隊去部落。
走了好一會兒才見到部落,部落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寧靜,人數看他們居住的這木屋一時間無法統計。
看著規模人口至少有五千以上,奇怪的竟然與斥候發現的部落不同,或許是標記錯誤也或者是他們走錯了。
李德發現這其中一定有紕漏,現在不是想這些事情的時候。
那名斥候將他與對方交流的情況在馬車邊說了個詳細,這名斥候其實也不是太懂對方的語言,但是基本比比劃劃也能交流。
說是來交易的商隊他們就被放進來了。
正好既然是商人那麼就不能讓對方起疑心,於是剛進部落找到一個距離他們不算遠的空地上讓車隊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