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現在我們怎麼辦?”賀必達問道。
“等等看嘍,我不希望隋國的將士都填在這個地方,所以必要的事情還是要出手幫助的,就看到時候陛下如何抉擇,在那之前咱們要做好準備。”
李德說的就是他們之前制定的計劃,其實在準備攻打高麗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造船了,都是那種中型的漁船,不會隱人耳目,具備少量貨運能力。
走海路跟著大船一起還是可以的,再有準備更多的就是經過特殊加工的竹排,運輸物資的時候貨物箱子裡面用防水的蠟紙進行包裹,都是可以堅持到上岸的。
這些都是他們之前計劃好的。
大米只要不全部被打溼,不超過保質期就沒問題,何況先鋒兵準備充足,他們都用改裝的竹筒裝大米。
每個人身上都揹負這幾個竹筒,相當於一個人就攜帶了能夠支援他吃一個月的口糧,別說什麼一個月需要至少五十斤,一百斤的。
士兵們的盔甲都幾十斤重,每個人負重五十斤都不算什麼。
李德從沉思中恢復過來,道:“咱們的船要繼續建造,其實我不指望他們能夠占城敵人的兵馬,只要能夠降低傷亡就好。”
幾個人聽了心中都有數了,跟著這樣有仁義之心的首領比將人趕到絕路還要令人敬佩,服氣。
賀必達等人都是心領神會,為什麼兵城能夠發展這麼快,有這麼多人,歸根究底還不是上次百萬兵馬戰敗後活下來聚攏起來計程車兵。
現在隋國又集結了三十萬兵馬,此次戰鬥的結果會是怎麼樣很多人都期待當中,對於先鋒兵來說他們不希望這些人吃敗仗。
但是都心知肚明,如果真的有機會他們會將更多人吸納進來。
“好了,不管他們怎麼做,咱們都要做自己的事情,在他們出征前讓人多送些糧食過去。”李德道。
仁至義盡,很多人都清楚。
使團一直都沒有離開兵城太遠,而不是駐紮在三十萬兵馬的聚集地,都清楚使團的目的現在就等於是一個軍需協商的作用。
打仗可少不了糧草,很多交易多是使團透過錢財來進行購買的,甚至有的將領買糧食多適直接透過使團。
李德不願意跟他們攪合這個事情當中,他的態度就是有錢就有糧。
臨近入秋,三十萬兵馬真的發兵高麗,走水路乘船呼叫的船隻大船小船看過去真的是不計其數,數都數不過來。
一天的時間就登陸了,或許是走運,在登陸的岸邊沒有漁船經過也沒有見到人,就這樣第一天三萬兵馬成功登陸。
船隻返回後第三天第二批兵馬才出發,可是剛上岸就見到他們被高麗兵馬發現了,雙方進行了幾次戰鬥都沒有取得勝利便都撤退了。
隋國的三萬兵馬損失數百人,可見高麗兵馬幾次攻擊都是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