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先鋒兵勢力大,幽薊十六州都真正的掌管著是李德。
現在皇帝開了金口,一旦攻打下高麗李德就是名正言順的幽州王,皇室通告天下,將會解決他們現在尷尬的關係。
隋煬帝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李德手下的十個都督都是將門子弟,如果李德成為名正言順的幽州王,那麼他們與家中的關係就能夠恢復,不會為將門帶來壞的影響。
他們成為大將軍反而是光宗耀祖的成就。
說不心動是騙人的,賀必達等人都聰明的緊,其實這些封號即便隋煬帝不說他們以後都知道肯定會有如此成就。
幽薊十六州的勢力與幽州等幾個主要城市的發展他們相信用不了幾年在這裡將有再有幾個長安和洛陽城。
到時候水漲船高,他們自然都將是封疆大吏,幽州重臣。
現在有皇帝的肯定和許諾這個時間直接就縮短到幾場戰役中,怎麼能夠讓他們不動心。
李德壓了壓眾人的情緒,此時說這些問題還不合適。
“幽州王嗎,你們想要圓將軍夢可不簡單,高麗的情況我們這段時間已經討論過了,取高麗兩個辦法,一個是走陸路越過北蠻地域,第二個就是走水路,沒有那麼容易。”
李德很冷靜的將幾人的心思給打住了。
“大都督,目前來看造船走水路最為穩妥。”賀必達說道。
在兩個選擇中,賀必達是主張走水路的,因為距離近只要有足夠的船隻就能夠將兵馬和物資運過去,直接登陸作戰對他們來說有極大的優勢,缺點就是需要造大量的船,需要時間,這個時間可能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
所以史懷義等人比較認同走北蠻的路線,先打北蠻再取高麗,問題是依然受到地形的限制,需要穿越很長一段距離,物資壓力很大。
優點可能就是能夠先征伐北蠻將遼北的勢力全都掌握在幽州的手中。
就這個兩個選擇他們已經商量好長時間了,最後都沒有得出結論。
李德沒有點頭,他是傾向與走陸路的因為一開始他就沒有想去攻打高麗,所以佔領遼北才是他的目的。
只不過若是能夠順便將高麗,新羅百擠多一舉拿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李德話頭一開都尉們又來勁兒了,征戰沙場才是他們感興趣的,打下來的江山比被人給予的更牢靠,就這一刻對隋煬帝的好處全都拋到了腦後。
他們知道所有的好處都是建立在他們能夠打下高麗,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可不是憑藉勇氣,人數就能夠成功的。
“如何決定請大都督明示。”賀必達說道。
李德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想要強大單單在陸路稱雄是不行的,早晚都要發展船業,大海的資源是陸地無法比擬的。
更是有獨特的戰略意義。
只是眼下卻不能夠直接開啟海航,現在先鋒兵家大業大但是沒有底蘊總不能賺多少錢就花多少錢,那樣是無法長久的。
“先鋒兵與北蠻註定會有在一戰,突厥與鐵勒部落等都有聯絡如今突厥兵馬折損甚大肯定會與其他部族聯合,不能讓他們團結起來,咱們的戰鬥計劃要儘快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