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們追擊的過程中,李世民與竇建德和劉武周的矛盾被激發出來,原因起於貪得無厭。
竇建德和劉武周見統計後繳獲的戰利拼血虧,便在追擊敵人未果的情況下推翻了他們之前的利益劃分規定。
戰利品他們要大頭,戰功他們同樣要分一半。
突入敵人腹地進行戰鬥,還打了勝仗,對他們將領的名聲是很重要的,這也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利益分配才厚顏無恥的提出來。
李世民本就是為了戰功,他更想不到的是兩人竟然無恥到這種地步,就連形式都看不清楚的人,他真是有些後悔找他們合作。
從一開始不如跟著李德的身邊沾光。
歸根到底就是他的自尊心作祟,自以為是能夠憑藉智慧和手段擺平兩人,豈不成想他遇到都是些奇葩。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李家兵馬都是精銳,別看數量不算太多但若是有超出一倍數量的敵人都未必不能有一戰之力。
在看竇建德和劉武周帶來的人,鄉野村夫,地痞無賴,完全就是兩個階段,有一點不得不提。
俗話說的好,什麼樣的將領帶出什麼樣的兵,別看這些看上去很不像士兵計程車兵,在打順風仗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戰鬥力簡直叫人難以相信。
或許能在他們的身上見到虎狼之兵[腐國度 uoduxs.xyz]的氣勢。
但骨子裡都是些唯利是圖,只顧利益的傢伙。
“竇將軍,劉都尉,我已經陸行承諾隨著你們追擊三十里,戰功與戰利品全都歸你們所有,咱們後會有期。”
李世民做了決斷,馬上帶人返回。
“不送。”劉武周冷聲道。
沒有達到目的他們的心情都很不好,再說他們分道揚鑣,此時此刻雙方將領雖然沒有撕破臉皮但都沒有給對方好臉色。
李世民帶著人快速離開。
竇建德和劉武周相視一笑,反正沒有獲得的利益可以用戰功來補全,有了這個資歷他們才高升指日可待。
甚至都想過能夠接管幽州。
他們沒有高瞻遠矚的眼光,所以他們還在繼續追擊,李世民很清楚李德說過,漠東繁城的兵馬實際上距離兩個部落並不算太遠。
突厥的人比他們熟悉地形,保不齊就會有節省時間的小路,在不瞭解敵人情況的時候,他才不願意冒險。
反正戰功什麼時候都可以積累,小命沒了就真的什麼都沒了,再說憑藉他的智慧怎麼肯吃虧。
“鼠目寸光的傢伙,看你們的下場如何。”李世民在返回的路上想著,等半天之後,李家的兵馬並沒有真的離開,而是退後三十里,隨後派出大量的斥候去前面探查。
實際上誰說伏擊戰就必須在晚上進行,他們現在做的就是以逸待勞。
按照對突厥人的僚機,部落被襲擊,趕來救援的部族並不會出動全部的戰力,等多就是派遣一兩名千夫長帶人出擊。
在漠東他們走足夠的自信,將敵人留下。
不明所以的竇建德和劉武周還在繼續的緊追不捨,豈不知對方已經有人快馬趕去報信,按照慣例不出半天就會有部族來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