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離開,李德將程知節單獨留下,他與靠山王合作預計就幾年的光景,憑藉楊廣的所做作為要看他作到什麼程度。
其實客觀上來講,楊廣治理國家的策略還是有些政績的,就是後期放飛自我,結果風箏斷線導致無法收場。
程知節留了下來,他雖然大多數的時候都嘻嘻哈哈的看著不太正經,但瞭解他的人都知道其實心中的小九九記得別誰都清楚。
李德沉思的時候,他沒有打擾,可能知道接下來的事情可能涉及到重要的事情不敢怠慢。
“老程,你留下來也好,西北的生意很重要換成別人我還真不放心。”
程知節心說果然如同猜的一樣,是真的涉及到重要的事情,而且聽到李德這樣說便知道是對他的信任,心裡很感動。
“西北的生意主要是與靠山王的生意一定不能有任何的差池……”
李德將細鹽的事情跟程知節說的清楚,至於皮革工坊,牧場的事情都是一種試探的投資,能賺多少錢還無法確定。
涉及到的化工制皮法的研究才是關鍵。
為了能夠讓程知節順利開展工作,他又寫了計劃書,上面有要做什麼事情以至於如何做,怎麼做的大概事宜。
包括熟皮子之後的材料應用,包括皮鞋,皮具等物品的製作圖樣,更將個人護衛用品專案加入進來。
製作生產遇到困難的應對方案等等都寫的清清楚楚。
程知節看著手中的厚厚的一沓紙感覺有些頭疼,為了能夠讓他明白李德還特意將這些資料原原本本的給他念了一遍而且還做了很多解釋。
看著一個頭兩個大表現的程知節,李德真是不知道留下程知節這個決定是不是對的,想著還有靠山王的支援應該可以的。
接下來的幾天,李德將從靠山王那裡得到的上千貫錢基本花了個乾淨,別看就這麼點錢在這個地方足夠工坊的前期建設。
按照與靠山商量的細鹽價格,每石十貫錢,由李德的商隊負責運輸,而靠山王則獲准成為西北第一大經銷商。
並且提供相應的政策優惠與財產保護。
優惠的專案則包括細鹽之外的商業,比如對西北兵的戰利品制定收購商,西北兵所出的皮毛成本價收購等事情。
楊林是個敞亮的人,將細鹽收購之後轉手給當地的商人則直接翻了一番,每石三十貫,而這些西鹽並不多在當地的商人們分一分就全都消化掉了,為了點蠅頭小利商人才不會將這些西鹽運回長安去售賣,還不夠來回運費的。
要知道現在的馬車運費是很虧的,能夠乘坐的起的全都是富豪級。
其實不能怪馬車收費高,畢竟在對馬匹沒有必要保護的情況下是及其容易耗損的,另外馬車的木輪也是最容易消耗的。
可以說現在的李家商隊滿載的話來回一趟可以賺到三千貫錢,將在西北收購的貨物帶回去售賣的話還能有千八百貫的收益。
等商隊擴大幾倍之後,這個利潤會非常的喜人,都不用做別的事情就能夠成為大隋朝的首富。
理想總歸是理想,西北的貨物最值錢的就是來自西域的馬匹牛羊,你說琉璃寶石這些東西,西域的商人不是傻子費勁千辛萬苦到達大隋肯定要到長安去將貨物賣個高價。
算是沒有什麼值錢的可以帶回去盈利,除了馬匹就是士兵們的戰利拼,鎧甲兵器這些東西都早就交公了。
但是一些私人的飾品,寶石之類的玩意兒收購價格很高,拿回長安去能夠賣高一些的價格,所以李德看好戰利品回收生意才跟楊林說要制定收購權。
李德這一趟西北之旅的收益沒有預想中的多是意料之內的,畢竟西北這邊沒有特別有價值的產業,等他的皮革生意做起來後,情況將大大的好轉,他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