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我兒博聞多識,以後府上不準喝生水。”
李家主母發話真的比李德好使,中家丁侍女全都應了。
“德兒,你做這些東西倒是方便實用,可要做這些東西也少不了花費。”鄭淑萱憂慮道。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李家主母鄭淑萱一向都是提倡勤儉節約,不是說賺了錢就可以亂花的,李德做這些東西花費不小,她是知道的。
製作出來的東西就是方便好用而已,但又無不可以,即便不做這些東西以往也不曾耽誤用水。
現在看是投入很大,但是未必不能用來賺錢,要知道有一種說法叫做推廣,潛移默化之中肯定會有明眼人的。
“母親的意思兒子明白,學以致用做些東西出來不忘師傅傳授的東西,其實花費也不大,目前火鍋店的收益完全可以應付過來。”李德道。
花錢永遠是主母最關心的事情,無論在誰家都是要算一筆賬的,鄭淑萱並不是怕他花錢而是要有控制,不然賬目不清長此以往李家還怎麼過日子。
“德兒心裡有數就好。”
鄭淑萱想想火鍋店收入多少她還真不清楚,但是店鋪生意一直都很好,應該不用擔心。
“母親,這些東西花了好幾百貫呢,大哥著實有錢不用擔心。”李瑊見母親沉思馬上解釋道。
豬隊友神補刀,就是這樣的,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
“德兒,這些不過是一些竹子怎麼花費如此多的錢,莫不是被人騙了吧。”鄭淑萱開口詢問道。
“沒有,怎麼可能讓人騙了,搞研發的就是這樣,在裝置製造之前會做很多的試驗,比如竹子之間的密封銜接,竹筒的打通等測試,都是要多花些錢的。”李德解釋道。
鄭淑萱才知道原來眼前看到的簡單的竹子拼接其實都是表面,之前還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此算來這般花費真不算多。
鄭淑萱不是很懂這些東西,見到李德高興也自然跟著高興。
“瑊兒,你要學學你哥,學以致用這個說法就很好,你讀了那麼多書都讀出了什麼成績?”鄭淑萱當即詢問道。
“額,兒子在國子監的詩詞歌賦先生的意見是還說的過去。”李瑊越說聲音越小。
“不要在這裡丟人,跟娘回去,今天就要對你的學問考驗一番,看你平時是不是偷懶。”
“娘,我覺得就沒有這個必要了吧。”
李瑊真的不想被教訓,可是事與願違,早知道這樣就不插嘴了。
鄭淑萱帶著李瑊離開後,還有好多人正在看著竹筒導水,覺得新奇不已。
“文慧,你可好了。”巧月羨慕道。
巧月現在主要是伺候鄭淑萱的丫鬟,每天打水都是用木桶,笨重不說每次都是打半桶水上來倒入木盆中端過去,現在有了水房用水很方面,也不用那麼辛苦,滿藍都是羨慕。
文慧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誰知道大公子能夠製作出這樣的東西。
“大公子,要不還是將水房讓給巧月吧,我每天早起一些打水也是一樣的。”文慧輕聲說道。
“不用著急,正房的後院也會新建一個水房。”李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