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你們學校東門一趟吧,我們的車已經到了。”顧致在放學的時候接到方嚴打來的電話。
“好,馬上過來。”顧致回應道。
他也想知道事情已經調查到什麼程度了。
“要去嗎?”他轉頭問著一旁正埋頭做題的遊尚。遊尚在放學後還做題是常態了,不過他們也不急著去食堂搶位置,所以也沒什麼。
遊尚搖了搖頭,顧致還以為他不去呢,結果他說道:“要去,等我一下,我馬上就搞定了。”
“呼——好了,走吧。”這種壓軸題對於他來說就是中午飯前的開胃菜了,每天都是這麼做的。
……
“你說會不會已經找到了嫌疑人的線索?或者找到了那場火災的案宗之類的東西?”遊尚坐在車上問道。
“希望吧,這樣就簡單了,就沒我們什麼事了。”顧致點頭說道。
“你不遺憾嗎?親手調查一個案件,你以前不是很喜歡偵探小說和偵探遊戲之類的嗎?”
“那也是小時候的事情了,現在……現在不一樣了。”顧致搖了搖頭說道,“偵探小說裡的事件畢竟是虛構的,事實上並不會有那麼多的巧合出現,如果運氣不好,即使你的推理能力和偵察能力再強也不會看穿整個事件。”
“有點道理。管他呢,有事就解決,如果沒我們的事,走了就行了。”遊尚隨意道。
“差不多吧。”顧致點了點頭說道,說完便靠在車座的靠背上閉著眼睛養神了。
……
“這次叫你們過來是想一起想想調查的方向。”方嚴一本正經地說道。
“也就是說,你們的調查沒什麼突破?”顧致問道。
“嗯。之前計劃好的各個方向都去試了試,但是……”方嚴搖了搖頭。
“比如說?”
“開闊的地方我們都找了個遍,調出了昨天的監控,沒有看到任何的可疑行為。”方嚴說道,“還有三個受害者的籍貫我也調查了的,只有一個是喬木市本地人,其他人都是定居在此。”
“火災呢?有找到十幾年前和二十幾年前類似的火災嗎?”遊尚問道。
“這個,有!”方嚴點了點頭。
“那就好辦了。”遊尚高興道。
“並不,”方嚴搖了搖頭說道,“找到是找到了,但是太多了,二十多場。都是類似的情況。”
“都是喬木市的嗎?”顧致突然問道。
“是。”
“那如果把範圍縮小到‘有一個男孩倖存的’,還剩幾個?”
“等等,我看一下。”方嚴開啟膝上型電腦說道。
“找到了,有四起。”方嚴按動著鍵盤說道。
“那再把事發地點的範圍縮小到文化路的三千米之內試試?”
“好,行了,有兩起。”
“時間呢?事發時間是多久?”
“一個2005年的,一個2007年的。”
“那,具體位置呢?”
“2005年的那個是在大北路,2007年的那個是在西華路。”
“都是挨著文化路的嘛。我覺得可以從這兩起事件下手,應該會有收穫。你們覺得怎麼樣?”顧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