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青山原本閒暇的放鬆時光,在劉賜歸這通電話結束之後就結束了。
回到屋裡,江浣溪和佟童把電視點播裡能看的《終極三國》看完了,又開始在那翻幾年前的《終極一班》看。
許青山瞥了眼電視裡的汪東城。
誰知道這個男人十幾年之後也根本沒有什麼變化呢?就像是年齡凍結了一樣。
看兩個小姑娘在那裡嘰嘰喳喳地討論著劇情,許青山沒有插嘴的想法,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回到龍江的生活狀態和之前是完全不同的。
鬆弛,沒有限制,甚至有些沒有目標。
因為許青山有任何想要做的、和他現在的身份實力匹配的工作,但凡涉及到了工作上的和人的交集,那隻剩下的郵箱聯絡和電話聯絡兩種途徑。
這往往就會影響著一些需要頻繁參與線下討論和實驗工作的學者只能往大城市去。
鷺島想要轉型成為科技城市。
那足夠數量和質量的科研工作人員、學者,是必不可少的。
否則終究還是會留不住人才。
雖然大城市擁有先天優勢,例如在財政資金上更加寬裕,在國際知名度也更高之類的。
但許青山也更清楚一點。
閩南實際上並不會差到哪去。
作為閩南核心城市的鷺島同樣擁有國際機場,作為地方特區,土地財政和旅遊紅利帶來的多餘資金並不在少數,並且這裡還擁有著足以讓不少學者傾心的綠化環境、風景,以及可以停泊巨輪的深水港。
唯一的問題就是兩岸關係和特殊形勢。
但許青山更清楚的是,越往後發展,完全依託著美國支援的小綠島根本就沒有和華夏正面抗衡的能力,雖然距離近,但鷺島要比想象中安全很多。
釐清這些,許青山打了邱湧打電話約了個時間。
具體合作的事情沒有辦法在電話裡完全講清,而且,想要首先促進鷺島和梁溪的合作,把梁溪尚德的問題化解之後,才能夠以這樣的專案基礎來吸引華清和京大在當地投入第一期的基建。
2月18日。
距離京大開學也就只有三天的時間。
許青山換上了西裝,和劉賜歸一起在機場外的特殊通道之中等候。
隨行的人並不多,只有核心的安保力量和秘書陪同,並沒有多餘的媒體和無關人員,這一次的會面算是不公開的私下會面。
因為來的人不只有邱湧。
“他們落地了,等會就會擺渡車過來這邊。”
方秘書在得到訊息之後,快步到劉賜歸的身邊小聲說道。
“好。”
劉賜歸看向了身邊淡定的許青山,他稍稍深吸一口氣,問道。
“青山,來之前應該有和邱教授他們交流好我們的意願吧?”
許青山點了點頭,伸手輕輕拍了拍劉賜歸的胳膊,笑著說道。
“老劉,別緊張,放鬆點,我們的意願都是一致的,這次來只是簡單見個面,不是要談判,別整得這麼焦慮。”
“我沒緊張。”
劉賜歸嘴硬。
方秘在後面站定不動,眼觀鼻,鼻觀心。
雖然他根本就不知道這個春節發生了什麼,怎麼似乎許青山這個年輕科學家和自家領導的關係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