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青山還在對比著三把手機的效能,琢磨著這年頭如果想做手機行業的話,關鍵節點似乎距離不遠了。
華夏手機的發展歷史上,應該算得上有兩個重要節點對國產手機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第一次,是在2002年前後。
這是國產手機在功能機時代的迅速崛起,也因此孵化出了國產手機的首批國產廠商,中華酷聯。
有個手機品牌或許如今早已被人忘卻。
波導手機。
但當年的它,有一句廣告詞廣為人知:“手機中的戰鬥機!”,2002年時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就達到了14%,2003年以千萬銷量超越了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成為華夏市場NO.1。
“手機中的戰鬥機”這句廣告詞甚至在數年之後,被搬上了春晚的舞臺,成為了一句流傳許多年的名梗。
下蛋公雞,公雞中的戰鬥機。
波導手機可謂就是抓住了2002年這個關鍵的風口,憑藉著運營商資費降低,手機生產成本驟降的關鍵機會,成功崛起。
要知道,在此之前。
國內的國產手機市場佔比,在1999、2000、2001年,分別是13萬部(2%)、440萬部(8%)、1048萬部(15%)。
許青山肯定是趕不上這華夏國產手機市場崛起的趟了。
畢竟,就算他再去被泥頭車創一次,創回千禧年,那他那時候也才9歲10歲的樣子,這年齡能幹啥?
他又不是網文裡那種重生霹靂帶火花、身負系統的逆天小孩哥。
但他卻能追得上下一次。
只是從時間線上來看,有點趕。
2010年。
也就是明年,近在咫尺的時間,也就是半年之後。
在許青山看來。
2010年所帶來的這場國產手機狂潮,影響力遠比第一次大。
因為這場國產手機崛起狂潮,崛起了國產四巨頭,華米OV。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應該是三巨頭,畢竟OV都是步步高系,步步高也是在功能機時代狂攬狂賺的遠古巨頭之一。
雖然國產四巨頭各有各的黑點,比如愛國無敵為、衝擊高階米、廠弟廠妹機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四巨頭也算是完全支撐起了華夏國產手機市場,為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注入了強有力的活性劑。
而2010年的這場國產手機狂潮,也同樣是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
想要賺錢,那就離不開網際網路和電子科技。
2010年,iPhone4釋出,這款智慧手機歷史上最經典的手機,重新定義了智慧手機。
2010年,雷軍籌辦小米。
2011年,一直做運營商合約機代工廠的華為正式以獨立品牌的姿態釋出華為手機。
2011年,藍綠廠的首款安卓智慧機誕生,但無論是定位高階商務的OPPO X903,還是定位影音娛樂的vivo V1,都銷量慘淡。
2012年,藍綠廠正式推出OPPO Finder與Vivo X1,奠定了Find系列與X系列的基礎。
許青山能看得見這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