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2日,週一。
距離2009年春節,還有兩週時間。
許青山坐在教室裡,手裡捧著一本《傳習錄》,這是他現在還在積累的最後一門學科,語文。
因為在前天公佈成績的半月考裡。
許青山的英語也滿分了。
讓龍江實驗的同學們頗為疑惑的是,為什麼許青山的單科成績在抵達滿分之後,就像是變成固定值了一樣,在下次考試就不會再出現變化。
一次滿分,之後便是次次滿分。
如果說許青山在期中考之前的進步,在大家都看來還像是一個明珠蒙塵的學習奇才在走上正軌之後的飛速提升。
那許青山在期中考結束之後的表現。
完全超出了大家的認知,就他那條成績線,看起來就像是塵封記憶許多年的渡劫期老怪物重生了一樣。
其實許青山自己也略微有些意外。
他現在其實基本上還會保持每天練習的,就是新的數學奧賽題和物理奧賽題。
正常的高中課本內容,他都已經不需要看了。
因為不管是教材內容,還是高中部分的題目,他的腦袋裡基本都有。
就算是有新的變式題型,也基本上會被儲備豐厚的許青山一眼識破。
他如今在高中知識的狀態,已經到了一種層次:無論什麼題目,在他眼裡都是“萬變不離其宗”。
只是還有半年時間才高考。
許青山開始考慮一些更多的東西。
自己如果真的走上了科研的道路,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方向?
數學?物理?
還是化學?生物?
許青山並不像葉新城那樣從小就培養出了對於化學忠貞不渝的愛。
他更像是一個學術渣男。
仗著自己重生之後所出現的驚人悟性、頂級頭腦,肆無忌憚地揮霍著自己的天賦,想到什麼學什麼。
可就算許青山對學術科研不夠了解,他也很清楚。
人類科學的世界樹之廣袤,之深奧。
哪怕許青山仗著自己有著這樣的天賦想當學術渣男,也不可能窮盡所有學科。
他再怎麼變態,他也還是人。
是人,就需要學習和思考的時間。
科學的發展是由許多代人無數學者不斷地積累起來的。
許青山終究是需要做一個選擇。
只是
許青山放下了《傳習錄》,從抽屜裡拿出了自己的諾基亞1200,他把玩著這臺小巧的手機。
在沒有特別強的信念驅動下。
許青山更願意選擇能夠更大程度影響未來主流的方向,能夠更大程度地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如果單純從興趣出發,許青山自己其實也更傾向於數學物理.以及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