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把火最開始是誰引的呢?
你還是沒猜錯。
還是許青山。
那篇文章就是許青山自己寫的。
剛好最近很是認真地學習了《菜根譚》、《傳習錄》、《厚黑學》、《如何取悅富婆》.等書的許青山對於自己這無處安放的文學積累和文化素養很是發愁。
剛好就洋洋灑灑地寫上一片檄文,罵一罵魏星他們,再罵一罵自己。
如果被人罵會覺得不舒服的話,那就應該先自己罵自己。
這是許青山秉持的信念。
因為自己先罵了,別人再跟著罵,那他們就是拾人牙慧,只不過是我的玩具罷了。
擁有如此良好的心態,許青山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會紅溫。
而且。
這篇文章也不是純粹地罵罵自己而已。
這篇本質上是陰謀論的文章,在許青山的安排中有三步作用。
第一步,炒起熱度,並保持長期熱度。
如果一件公眾輿論事件只有一邊倒的聲音,無論是誇讚也好,還是批評也好,會因為公眾統一的意見和認知很快就銷聲匿跡。
現在智慧手機的便捷程度還遠遠不夠。
暫時還沒有到十幾年後那種程度。
一天上午中午下午晚上都有各種熱點,人對於熱點的記憶能力別說按天算了,按小時算都是強者。
如今就算是一邊倒輿論的事件也能持續個好幾天。
但許青山想要讓這把火堅挺到自己高考結束,將近半年的時間,那就需要有足夠的爭論點。
【成績真偽】、【公平與否】
在高考生最為核心的這兩點常青樹爭論點一旦被擺出來,許青山就將會成為考試類別下避不開的爭論話題。
所以許青山就是要為這團火添上一根最耐燒的柴。
第二步,就是繫結官方。
許青山用這篇文章勾起了那些追逐流量與熱度的媒體人的小心思,這裡面到底有多少1450和50萬,許青山不知道。
但他知道在現在國內的網際網路輿論環境裡公知之流並不在少數。
甚至現在都還是讀者體、意林體橫行霸道的天下。
必然有人會藉此機會把矛頭引向官方,但對於許青山來說,這就是為他增加天然的盟友。
閩越省考試院、教育廳,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名譽,也需要去保護和證明許青山的成績沒有造假。
而之後許青山與他們出現了初步繫結之後,更多的互動,在京大的表現,自然而然也會受到閩越省的關注。
簡單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