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
在經過一系列的廣告之後,在電視臺預熱了一週的《士兵突擊》正式上映了。
番茄臺為了敦促王小白儘快展開《雞條》這個專案,給《士兵突擊》許多資源上的傾斜,每天三遍廣告洗腦,觀眾們對這部特殊的軍旅題材電視劇,也有些興趣。
除此之外,在《嚮往》的收官之戰中,王小白又讓《士兵》的演員們去《嚮往》做客。
在最後一期的《嚮往》中,汪寶寶展現了與大熒幕上不一樣的風格,讓人們意識到,這個年輕的小夥子並不是像大熒幕上的那樣木訥,還是一個很活潑,很有想法的年輕人。
也許是最後一期的原因,《嚮往》的收視率直接爆棚,最終收視率一度逼近4%。但可惜火候還是差了一點,最終止步3.89%的收視率,無緣破4,讓央視的人大呼可惜,也更加堅定了他們自己做《嚮往》的念頭。
《嚮往》第一季收官後,版權方的央視和星辰大海很有默契的沒有談第二季。
星辰大海的人忙著為王小白的新電影做宣傳,為《士兵》做宣傳,為還沒開拍但已經立項的《雞條》做準備,就是把《嚮往》給忽略了。
央視也是,找了幾個央視的當家主持人來當主咖,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他們自己的“真人秀”。
據說新的真人秀還沒拍,廣告商們就已經嗅到了血腥味,紛紛跟投。
廣告位也增加了,廣告費也上漲不少。
光是電視上的廣告費收入,就直接為央視帶來了6億,讓他們已經開始彈冠相慶了。
但至於這些廣告商最後是血賺還是血虧,就要看收視率了。
但這些已經跟王小白沒有關係了。
《嚮往》這個曾經為公司帶來數億收入的大IP,已經徹底被封存在資料庫裡了。
沒有特殊情況,是無法再啟動了。
這些都是題外話。
總之,經過番茄臺和王小白的大力宣傳,《士兵》已經匯聚了一批觀眾。
此刻,他們就等著電視劇播放了。
時間飛快流逝,到了八點半,電視劇終於開播了。
一段純音樂的片頭,精彩內容一閃而過,正片開始。
《士兵》前十分鐘內容十分精彩,吊足了觀眾胃口。
可當這段劇情過後,以倒敘的方式講述許三多加入部隊的事情,那個窩囊、木訥、軟弱,甚至處處透著愚蠢的樣子,讓觀眾們感到十分憋屈。
“臥槽,這電視劇有毒吧,第一集的時候那哥們多帥啊,怎麼一轉眼就成了這窩囊的樣子?”
“許三多讓我想起了生活中遇到的那些煞筆同事,真不知道一個人是怎麼可以做到這麼蠢的!”
“這個電視劇的編劇真的是王小白,而不是他花了兩百塊錢找槍手寫的?”
“這劇情真水,許三多這個形象真不討喜。”
“我原本以為汪寶寶在拍了《泰囧》之後,會改變自己的演藝風格。他的確是改變了,從煞筆降級到弱智!”
“講真的,我原來對汪寶寶還沒那麼討厭,可是看了兩集《士兵》,一看到他委屈的低頭、翻白眼的樣子,我就恨不得鑽進電視裡,狠狠地抽他兩巴掌!能不演的這麼弱智嗎?”
“差評!”
“本來是衝著編劇是王小白來的,結果沒想到被消費了!”
“……”
當然,有罵就有捧的。
“許三多的窩囊的確讓我看的心裡有一股無名火,但也許王小白在這部電視劇中想表達的就是一個想法——軍隊是個鋼鐵熔爐,任何垃圾進去,都有被煉成精鋼的樣子。也不知道我的猜測是否正確,總之保持觀望態度。”
“在我們的觀念中,軍人流血流汗不流淚,而許三多雖然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觀念,但誰又能知道,這些鋼鐵般的漢子在入伍之前,是否就這樣鐵血呢?繼續觀望。”
兩集電視劇播完,網上熱議不斷,而《士兵》也成為當晚的熱門話題,只是可惜,十個評論裡有八個半是罵的。
這部電視劇顛覆了人們對鐵血軍人的固有形象,讓大多數觀眾對許三多恨鐵不成鋼。
在一片罵聲中,收視率統計結果很快出來了。
“資料沒錯嗎?是不是前面少了一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