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十數家半導體設計公司和幾家手機廠商的合作正式在極限精密部的實驗內簽訂。
雙子星架構的優異,晶片聯動的效能都大大超出了他們的意料。
當結果擺在眼前時,從吃驚到接受也順理成章,跟著自家公司老總過來的技術人員沒有一個不對中子星科技的技術感到敬佩萬分的。
雙子星晶片,因為目前還比不上高通最頂級的效能,所以每一枚的價格暫訂300RMB,比驍龍S2的出廠價低,更比不上驍龍S3。
看似便宜,但實際上這種價格是鍾子星給的友情價。
幾大手機廠商放下對國外製裁得人擔憂選擇支援中子星科技,那麼中子星科技自然要投桃報李,降低價格增強他們的競爭力。
鍾子星算了一遍,從測試到封裝,一枚雙子星晶片的成本大約是50—60RMB左右,轉手就是幾倍的價格,利潤高的讓人膽戰心驚。
由此可見,因忒爾的擠牙膏法到底擠走了多少錢。
小部分的供應幾大廠商,從處理器到儲存器,如果晶圓廠建成,大約每年能為中子星科技提供幾十億的盈利,遠比不上資訊科技部的零頭,也比不上生命密碼部一次供貨的毛利。
但這只是小部分的供應,一旦擴大市場規模,對全國所有行業提供,這個盈利爆發的速度想想都覺得恐怖。
要知道,全球生產出100%的積體電路,國內就要消化50%,幾千億美金的市場規模一半都是中國提供的。
國內如此多的半導體公司,中子星科技想要吃下簡直白日做夢,所以他才要把雙子星架構授權出去,以期未來制定標準。
等到時機成熟,吃下高階市場的份額應該不過分吧?
......
網路上,關於中子星科技與三星之間的半導體對戰議論還在持續。
越討論,瞭解的越深,人們就越悲觀。
頂級光刻機的壟斷者ASML、佳能、尼康佔據市場95%,他們已經進入二十多奈米制程的研發,而國內的光刻機才達到90奈米,差了好幾代。
矽片的供給方面,主要有腳盆雞的信越、SUMCO、抬灣的環球晶圓、德意志的Silitronic、棒子國的SK Siltron等,這五大廠商合計市場佔有率超過90%。
從裝置,到原料的供應,國內都處於低端行列。
而加工時的化學品,還是腳盆雞的三菱化學、信越化學等一系列巨頭壟斷市場,國內依然只是佔據低端。
雖說以上的科技產品,中國全部都有涉及,但發展的還是太慢了。
三星半導體晶圓廠能買到自己國內的矽片、也能買到腳盆雞的化學產品,中子星想要建立晶圓廠,矽片的採購可以在內陸和抬彎買到,化學產品也可以去腳盆雞購買。
因為白頭鷹只限制了他們的企業不能與中子星合作,暫時還沒有強迫島國。
但是最關鍵,最關鍵的頂級光刻機,三星能夠直接從ASML採購,而中子星……只能買國內自產的90奈米,這是直接差距。
該怎麼追?其中差距大到讓人絕望,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跟上來的。
科技迷想反駁,卻找不到任何可以反擊的點,時間逐漸過去數天,中子星科技始終沒有出來做回應,這讓關注著這次事件的網友都感覺到一陣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