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高臺之上,黑衣先聲奪人。
滿座之人,俱是無言。
長風起,吹過漢白玉的石階,穿過整個紫霄宮。
眾人衣襬飄飄,青絲滾蕩,就連桌案之上的毛筆也搖晃起來。
趙政持劍高臺之上,笑了。
“如此,趙政便拋轉引玉。”
“百家之學,各有其短。”
趙政的聲音很輕,卻如雷霆乍驚,攪亂了整個紫霄宮殿。
蒙氏兄弟都緊緊握著雙拳,現在才是真正的難關。
長劍可以壓人,但言語卻難壓百家。
“王孫何意?”
身著墨色長衣的公孫龍輕輕抬起頭來。
他的聲音代表著眾人的心聲。
這也預示著真正的論道開始了。
爭鬥了數百年的百家便要在學宮之中好好論一論。
“字面之意!”
頃刻之間,劍拔弩張。
趙政臉上仍有一絲稚氣,可絲毫不減其威勢,方才那一劍已然為其在眾人心中鑄就了天子之勢。
眾人之所以凝重,亦是因為琉璃臺之上少年已然不可以看為稚童,而是未來的九州共主。
荀況著藍長衫,雖然白髮蒼蒼,可雙目仍如有龍。
他輕輕取下了一卷竹簡,道:
“百家自然有其短,天地有其缺,物無完物,人無完人,不值詫異。”
趙政笑了,他寬袍之下,扶劍而行。
雙目之中明光如同灼日。
“國法有缺,萬人損矣;國策有短,千人殤矣。”
趙政走到高臺邊緣,俯身又道:
“天地有缺,人道有缺,亦當增益而避短,如此諸公可有異議?”
“無有!”
開口的是鄒衍,他從陰陽家之術,天道之言,除卻道家也只有他最懂了。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趙政大袖一揮,十歲少年,卻如數十載諸侯一般氣魄。
熊虎之勢,天子之歌。
“可百家之術,皆不可揚長避短,使時政之害微也。”
“未嘗補之至極也。”
趙政的聲音在整個大殿之中迴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