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日之中已經收斂了灼熱的太陽從遠方的天際落下,黑夜為天宇鋪上了一層帷幕。
可太陰學宮卻不顯得絲毫的黑暗,淡藍色的光幕遮掩著整個太陰學宮,也照亮著整個太陰學宮。
在黑夜之中,光幕的光芒並不顯得耀眼,反而很柔和。
像是在半空之中的藍色水幕,一道道靈動的波紋盪漾著。
太陰學宮雄偉的正殿之上,穿過一個個撐起太陰正殿的石柱,便可以看到一身黑衣星耀之章紋的趙政手指從竹簡最後一行滑落。
感受著指間傳來了凹凸的質感,趙政輕輕的吐出一口氣。
“人世之道,如此而已。”
世間匆匆,夜幕已然悄然而至。
明日便是論道之期,諸子百家,天下之才,皆匯聚於太陰學宮之中,對論天下,決之大道。
可趙政的心卻已然沒有絲毫的波動。
像是一片沉靜的湖面,亙古無波。
他之前的慌亂、緊張等等情緒緩緩在書中的新天地之中散去。
“這卷書?社科嗎?”
趙政將手中的竹簡翻到了第一行,上面寫著“社科”二字
將天地寰宇與人獨立出來研究,這是從未有前人想過的。
可社科這門學問卻是如此研究的。
將所有的資源、人性等因素放進一個社會框架之中考慮,可以說是獨開一道。
將百家全部囊括其中,可謂是曠古爍今。
“悟透了?”
空蕩蕩的宮殿之中,高臺之上,李春秋緩緩睜開了雙目。
未見他有著什麼動作,便憑空從石臺之上落下。
“不敢說悟透。”
趙政一拜道。
“明日便是百家之論,有幾成把握?”
李春秋緩緩邁開了步子,朝著宮殿之外走去。
而趙政慢了李春秋一步,跟在李春秋的身後,兩人穿過立於兩側的桌案,走到了太陰學宮正殿之前。
夜色下,大殿前,只有李春秋師徒二人。
趙政緩緩道:“九成!”
“好!”
李春秋抬起頭雙目望過了淡藍色的光幕,看向了那無盡的星辰。
星辰閃耀在高天。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但這終歸是屬於諸夏的時代。
李春秋知道諸子百家定然有著不服氣,所以他要挫一挫百家的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