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有平靜之時嗎?
沒有!
無論何時,總會有人有意或者無意的掀起波瀾。
在太陰學宮講道結束的傍晚,六國的細作便已經將李春秋傳下的引氣之法與授學之事傳出了太陰學宮。
怕是要不了一個月,這最基礎的引氣之法便會傳遍六國。
傍晚的雲霞,染透了遠處千山。
在太陰學宮正殿——無極宮前,李春秋與趙政望著遠處的雲霞。
趙政輕輕開口,拜道:
“師尊,政兒不懂為什麼要傳他們道法,這樣秦統一六國豈不是要更添波瀾?”
李春秋看著遠處燦爛的雲霞,輕聲道:
“兵者,下者伐兵,上者伐謀,而極者不戰而屈人之兵。”
“你想做哪一種?”
趙政愣了愣,拱手而思。
“弟子……弟子願意做極致。”
“可如何可以不戰而屈兵?”
“王權在手者,絕不會輕易放下手中之權柄,六國之人必然死戰。”
凡古今之戰,從未聞之不佔而屈人之兵。
商周之戰,最多也不過倒戈而行。
從未有過不戰而屈人之兵。
遠處的夕陽落下,夜色降臨,李春秋收回了目光。
“六國王室都是你的對手,他們不是你能夠拉攏的人。”
“那?”
趙政疑道。
李春秋笑了笑。
“而六國除了王室之外的人都是你可以拉攏的物件。”
“除了王室?”
趙政呢喃道。
“對!”
“若是秦與六國之戰,世人皆知秦必然勝之,也皆希望秦必然勝之,人心向背,你便可以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六國王室在民意的搖擺下,不比瀚海浮萍強多少。”
“這便是大勢,大勢如潮,擋者必死。”
“你要做的便是鑄就這大勢。”
“可師尊,不授學六國之人,不是大勢更容易鑄就嗎?”
趙政還是不解。
“沒有六國修道者,弟子完全可以用大勢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