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商君與武安君,汝更高看誰一眼?”
“皆龍鳳也,豈是魚蝦可評?”
“師尊,若知汝自詡魚蝦,日後怕是汝再也聽不到課。”
“莫要嚇吾。”
蒙毅做了自己懼怕的表情。
然後三人同時一陣大笑。
在幾個追逐偶像的少年的笑聲,車馬越行越遠。
少年當立志,立志者不負少年恩澤。
………………
………………
霧氣繚繞的院落之中。
李春秋此時正盤坐在石臺之上,著筆寫著修道的道法典籍。
隨著手中的毛筆的起轉承合,墨汁在竹簡之上肆意揮灑著。
李春秋落筆很快,不一會便寫完了一卷書簡,然後將竹簡放在了身側。
放眼望去,石臺之上幾乎鋪滿了書簡。
而在石臺之側,趙曦成不時取下新的竹簡然後以刀筆篆刻起來。
這些竹簡之上,皆寫的是修道之法,有的高深,有的淺顯。
可比之李春秋教授趙政的還是要淺顯的多。
就在李春秋落筆寫完又一卷竹簡後,趙政三人走了進來。
“拜見師尊!”
“坐。”
李春秋淡淡道,然後緩緩將剛剛落筆寫完的書簡放在了身側。
“諾!”
在三人坐定之後,趙政和蒙毅上前呈上了青銅箱與長劍。
“師尊,此為商君之書。”
“先生,此為武安君之劍。”
李春秋右手手指一點,長劍與青銅箱皆是憑空而起,落在了石臺之上。
然後李春秋的目光落在了武安君的佩劍之上。
劍有三尺三,氣可吞山海。
“錚!”
利劍出鞘,李春秋屈指而彈。
長劍輕吟,涼風肅殺。
“如此肅殺之氣,也只有武安君之佩劍了。”
“怕是在這靈氣充裕的院落之中,要不了太久,便足以成就一柄殺戮之兵。”
李春秋緩緩將長劍放下,似乎為之感觸道:
“今日,便教汝等劍。”
這時,趙政抬起頭來道:“師尊,徒兒今晚想留下來,見證商君與武安君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