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小輩,除了眼前的三個,都不在金梭城工作,在當地安了家,平時工作忙,只有過年節時才會回來。
明華女帝在金梭村開始起家時,不過才十五六歲,跟她現在同齡。
金梭城成了大夏首屈一指的科技城市,走在大夏的科技前沿,其他地方有的先鋒科技產品,金梭城一定有,金梭城有的,其他地方不一定有。
她也為自己能出生生長在金梭城而感到驕傲。
這裡是金梭城,由當年的金梭村發展而成。
只是白靖安一年前被調回了隋陽城,兩人見面的時間少了,她以為兩人感情會淡了呢。
直到家裡又有人回來才讓她停下。
明華女帝登基前後的各種資訊資料很多很多,但沒有明華女帝起家時的影像資料。
“可不是。”羅望書被羅絮真逗的臉上重有了笑意,“跟槊皇女離的近了,會發現她有隨遇而安的一面。”
“那祖婆婆再給我講講當年在金梭村的明華女帝是什麼樣子的吧。”
提到明華女帝,羅望書總是有講不完的話。
這種惡臭說法就不講給祖婆婆聽了,省的讓祖婆婆氣一場。
羅絮真的哥哥羅絮梁回來了。
這個樓宇裡也有食堂,像羅望書這樣的立下了不少功勞的老人家,食堂還會送飯到家。
羅絮真的媽媽管理著一個國營大廠,下班晚。
羅望書雖然身體還很硬朗,但到底是快一百三十歲的人了,羅家人不讓她動火。
媽媽雖然不像祖婆婆跟婆婆那樣愛笑,但極少會帶工作上的情緒回家。
家裡四口人的晚飯,一般是能準時下班的羅絮梁來做。
飯快好時,羅從葉下班回來了。
不讓羅望書動手做飯,她就在家把菜洗好了。
網上的一些人,包括她學校的一些同學,說什麼他們要是得到了明華女帝得到的傳承,一樣能打出不世偉業,說不定比明華女帝做的更好,能把整個世界都打下來變成大夏的國土。
“太好了。”羅從葉起了笑容,“你是怎麼知道的?”
現在常住在家裡的只有四口人,其實羅家人口不少。
“都胡猜的是什麼啊。”羅望書不贊同地皺了下眉,“什麼風水寶地,當年金梭村經常遭澇災,是當時還是槊皇女的明華女帝,讓人挖了水庫,疏通了幾條河,這才不受澇災了。
為了等媽媽回來一起說,他忍的很辛苦。
像是懸浮公交車,金梭城最先生產、最先配備起來的。
羅望書生了一兒一女,兩個兒女又各生了兩個孩子。
四個孫子輩共生了六個重孫輩。
為了下一代的體質智力著想,現在很多媽媽都是到經子庫選一個經子,畢竟經子庫裡的經子都是經過嚴格的篩選的。
不是真正優秀的男子,基因不會被收進經子庫。
所以他從來沒想過去見一見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