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朝的京都皇宮中,皇帝楊浩文一臉微笑得聽著劉公公的彙報,歐陽博安靜的站在一旁。
劉公公見了皇上的態度,哪裡還敢說楊凡的壞話,將宣旨時的情形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不敢帶任何個人情緒在裡頭。
楊浩文笑了笑:“這小子,似乎比我年輕時還要囂張啊。”
劉公公連忙賠笑道:“皇上乃九五至尊,又豈是旁人能相提並論的。”
楊浩文有些擔憂的看向歐陽博:“歐陽,你說他去平亂能不能行?”
歐陽博:“回皇上,嶺南之亂並不難平,忠義侯定能完成任務。”
楊浩文搖搖頭:“他沒有做過官,更沒有帶過兵,我擔心的不是那一群亂匪,而是軍營將士,我怕下面那些人不服他啊。”
歐陽博倒是一臉輕鬆,笑道:“皇上不必擔憂,忠義侯能在武林大會上以一己之力壞了殺天教的陰謀,又豈是那些軍士能隨便擺弄的?忠義侯聰慧,不亞於皇上當年。”
劉公公好奇的看著歐陽博,他怎麼敢這麼說話,難道就不怕皇上聽了心頭不痛快嗎?
但結果是,皇上不僅不痛快,反而很是高興,似乎誇的人是他一般。
楊浩文笑道:“我也相信他能辦成,甚至有些期待,他辦的可能會比我們想象中更漂亮,不過他得罪了殺天教,我擔心殺天教會對他不利,歐陽,你去嶺南走一趟,暗中照看一下。”
歐陽博躬身領命:“微臣遵旨。”
劉公公有些愣住,這歐陽博可是皇上最信賴的人,居然派出去照看一個侯爺,皇上怎麼會這麼看重這個侯爺呢?不管怎麼說,以後要想辦法搞好和這個忠義侯的關係了。
……
楊凡的苦心還是沒有白費的,帶頭吃了兩天粥,軍營的軍士開始紛紛效仿。
當然,這其中也是有託的,萬樹就是其中之一。
萬樹幼時家境貧窮,過苦日子是一點則不怕的,自然要順著楊守備的意思做,這楊守備不去平亂,卻在這裡流民、修渠,他總有一種感覺,這楊守備身份可能很不簡單,討好於他,應該不是件壞事。
萬樹作為千總,又是普通軍士最為佩服之人,他在軍營的聲望要遠高於楊凡,連他都開始效仿楊凡的行為,手底下的兵士當然紛紛附和。
這樣一來,畢關軍和程克也就不好享受特殊待遇。
於是,軍營的糧食被理所當然的投到了鍋中。
軍士們見守備都在挖渠,一個個自告奮勇的前來幫忙,軍士很快就與災民打成了一片。
楊凡心裡鬆了一口氣,有了軍營糧食,他總算能多堅持一段時間。
楊凡集合營中軍士,朝著他們大聲喊道:“兄弟們,我要替受災得百姓感謝你們,感謝你們陪他們一起度過這段難熬的日子,我楊凡也一樣,你們吃什麼,我就吃什麼,將來有了好處,我自然也不會忘了你們。”
萬樹抱拳喊道:“楊守備說的哪裡話,這嶺南縣的百姓本就是我們的親人,楊守備愛民如子,我等實在慚愧,該說感謝的是嶺南縣的百姓,是我們軍營中的將士才是。”
楊凡滿意的看了看萬樹,眼神裡多了幾許讚賞,這些話可不是之前他交代的,這萬樹不僅勇武,而且能吃苦,心思也活泛,倒是可以培養培養。
萬樹都這麼說了,其他人自然不敢有什麼意見。
這楊凡雖然沒有立過什麼軍功,但是一身武功卻還在萬千總之上,平時相處並無架子,對待百姓和士兵都十分親和。
將士們對楊凡還是很有好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