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天子問劍 > 第136章 朝堂之爭

第136章 朝堂之爭 (第1/2頁)

推薦閱讀:

楊浩文笑道:“楊凡的守備一職,是朕親自授予,忠義侯武將世家,忠義為本,向來是我朝肱骨之臣,正所謂虎父無犬子,楊凡也是不負眾望,以短短時間平定了嶺南之亂,至於殺縣令,抄家產,授職於萬樹,這些雖是楊凡所為,卻是依聖旨辦事,何錯之有?”

寧王:“皇上遠在京都,聖旨又如何會突然出現在嶺南縣?”

楊浩文神色一厲,冷哼一聲說道:“朕的聖旨為何會突然出現在嶺南縣,朕需要解釋嗎?”

寧王心神一顫,連忙退後一步:“臣弟不敢。”

這時候一位長鬍子文官站了出來:“啟奏皇上,這忠義侯楊凡本是武將世家出生,擔當武職並無不妥,可是現在這楊凡竟成了天門府通判,通判一職,權柄之重,怎可給一名武夫擔當?這種地方要員,向來都是科舉取士,再逐級升任而來。”

楊浩文笑道:“科舉的目的,是為了給朝廷選出有才幹的人,楊凡雖未走科舉之路,卻是有才之人,既然有才,朝廷自當唯才是用。”

長鬍子文官:“不經科舉,楊凡是否有才,又如何辨知?”

楊浩文:“張愛卿可聽說過一首詞,叫做鵲橋仙:纖雲弄巧。”

長鬍子文官皺眉道:“有所耳聞,這詞意境優美,是難得的佳作。”

楊浩文笑道:“張愛卿可知作詞之人是誰?”

長鬍子文官搖搖頭,疑惑道:“難不成是楊凡。”

楊浩文:“正是楊凡,不僅如此,他前不久又有新詞問世,張愛卿可想聽聽?”

長鬍子文官:“微臣洗耳恭聽。”

楊浩文看著身旁的太監說道:“田文,你讀給張愛卿聽。”

田文躬身道:“臣遵旨。”

田文對這長鬍子文官開始讀詞: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楊浩文笑道:“張愛卿覺得此詞如何?”

長鬍子文官:“此詞氣勢恢宏,將一員愛國忠君的將士刻畫得淋漓盡致,只可惜後面一句話,將那員將士的豪情壯志泯滅於滄桑歲月中,單憑詞而論,當是佳作,微臣自嘆不如。”

楊浩文:“此詞應該是寫給楊老侯爺的,將軍百戰死,楊愛卿忠君報國,苦戰一生,年近七旬還馳騁沙場,實為眾卿家之楷模,張愛卿,你說能做出如此詞作的人,還只是區區一名武夫嗎?”

其實楊浩文心中也是十分納悶,能做出如此詞作,應是經歷過戰爭的人,楊凡就在千牛衛帶過兵,打仗嗎?是沒有的,而且,楊凡與楊再生並非父子關係,他寫這詞究竟想表達什麼?楊浩文苦思無解。

長鬍子官員躬身道:“楊侯爺詞才,在微臣之上。”

楊浩文:“讓他做通判,是朕的意思,楊凡文韜武略,是個人才,在嶺南縣安民平亂,與災民將士共食,德行高尚,一個有德又有才的人,朝廷該不該用?另外,楊凡還做了一首叫做精忠報國的歌曲,你們可以去打聽打聽,學習學習這種報國精神,才是你們為臣之道。”

長鬍子官員:“皇上聖明,微臣慚愧。”

百官唱和:“皇上聖明。”

楊浩文擺擺手:“朝廷取材,不拘一格,科舉只是一條途徑,但並不是唯一途徑,眾卿還有沒有事要啟奏的,沒有就退朝吧,年節將到,大家回去好好處理手中的事務,一起過一個好年。”

最新小說: 這個江湖:真氣要交稅 穩健修仙,整個修仙界都是我家 絕世蛟龍 武俠世界肝經驗 一字乾坤刀 劍影江湖 秦時之儒門天下 劍出誅天 蝕劍風雲 天下江湖繁華如夢 這個江湖是真狗 江湖大俠令 天青琉璃光 天涯仗劍行 救命,我怎麼出場就是陰謀 以長生入棋 山海為聘 風雪滿城醉浮生 刀劍走春秋 潛淵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