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有一名待從,端著一個大托盤,來到王座的臺階前,而趙高過去接過托盤,端到了高原面前,只見托盤中放著兩幅白絹。…≦,
    秦王政道:“這是寡人擬定的盟約,請漢王過目。”
    高原伸手從托盤中拿起一幅白絹,展開來觀看。盟約的措辭到是十分簡單,只說明漢秦兩國永結盟好等,再就沒有其他多餘的話,但卻將擊敗韓騰,恢復秦國之後,割讓給漢國的土地寫得十分詳細清楚。這也說明秦王政確實非常務實。
    看完之後,高原點了點頭,道:“好,就依盟約之言。”
    秦王政微微一笑,道:“好,請漢王和寡人一起舉行歃血之盟。”
    於是兩人一起從王座上起身,來到臺階邊上,這時大殿中間己擺好各種祭器,又兩名甲士抬著一個鮮血淋漓的牛頭,走進大殿,這是舉行歃血之盟的必要儀式。
    秦王政微微一欠身,道:“漢王先請。”
    舉行歃血之盟,雖然不論先後秩序,但一般來說,都是由身份地位較高的人先行禮,而秦王政無論是年齡還是資歷,都在高原之上,但他讓高原先行歃血之禮,當然還是表示對高原的尊重。
    高原微微遲疑了一下,也沒有客氣,走下臺階先行歃血之禮。
    就在這時,突生變亂。
    高原只覺得地下的地面似乎震動起來,不由得心裡一動,難到是發生了地震嗎?而高原立時又感覺到一股力量從足下轉來,地面以下似乎有一股破殼而出的力量。
    而還沒等高原反應過來,腳下猛然傳來一股力量,整個人都被這股力量衝起一丈多高,而且只聽“轟”的一聲巨響,原來腳下的地面竟然爆裂炸開,一時飛砂碎石灰塵磚塊四散飛濺,各種祭皿禮器也都被震散飛開。
    不過高原雖然被這股力量衝起來,但他畢竟是功底深厚,而且久經大敵,處變不亂,身在空中時就己經調整好了姿式,一個後翻,穩穩的落到地上,而再看大殿中央的地面,己經出現了一個直徑約二丈左右的大洞,有數十名青衣人從洞中飛躍而出,各持利刃,撲倒大殿中的眾秦國官員。
    在剛才的變故中,秦國的眾官員們大多都難以倖免,有人被距烈的震動跌坐到地上,還有從空中落下來的碎石、磚塊,還有各種祭皿禮器也擊中一些官員,有的官員甚致被砸得頭破血流,倒在地上人事不知,因此這批青衣人躍出地洞之後,也不管他們是死是活,先捅一劍再說,當然也包括一些後退不及的官員。結果一下孑就有十餘名秦國的官員喪生。
    還有幾名青衣人躍出地洞之後,立刻揮舞長劍,直撲王座而來,顯然是把目標對準了秦王政。不過這時高原就站在王座的臺階前,他的軍刀並不長,因此一向是隨身攜帶,這時也立刻拔出了軍刀,迎向衝上來的青衣人,軍刀連續揮出,一連幾刀砍倒了幾名青衣人,沒有一個人能夠擋住高原一刀。
    但從地洞中還不斷有青衣人殺出來,撲向王座而去,彷彿無窮無盡一樣,而高原畢竟只有一個人,雖然己連續斬殺了十餘名青衣人,但不可能完全守住臺階,雖然趙軒也是少有的高手,但這時手無寸鐵,畢竟出席這樣的場合,他當然不能帶著他的長槍,因此一時間也是有力使不上。
    不過就在這時,守衛大殿的甲士,還有鬼谷門人己經從四面趕上來,截住這些青衣人,展開了激鬥,同時也救下了其他的官員們。
    其實這些青衣人都是少有的高手,雖然和高原這樣的高手相比,還差得很遠,但遠勝於一般的甲士,因此激鬥起來之後,血光四濺,倒下的多半都是甲士。但秦國的甲士畢竟是人數眾多,甴其是對秦國忠心耿耿,為了保護秦王政,渾不懼死,前仆後繼一般的趕上來戰鬥,因此既使是青衣人也難以衝開他們的防守,去攻擊秦王政。而且甲士還仗著人多勢眾,再加上還有幾名鬼谷門人助戰,反到殺死殺傷了不少青衣人。而高原也能夠緩出一口氣,退上了幾步臺階,保護秦王政。
    而就在這時,只是人影一晃,從地洞中沖天飛出,手使四刃長戟,直衝向王座,長戟卷出一股勁風,五六名甲士頓時被勁風絞得血肉四濺,死於非命,其他的甲士也被這一戟之威所懾,不自覺的後退了幾步。
    高原自然認識來人正是火烈陽,也不禁暗吃了一驚,如果火烈陽出手,到是真有一些麻煩。而就在這時,又有兩條人影從地洞中飛出,一左一右,落到火烈陽的身邊,身形一高一矮,是水心月和土行孫兩人。
    一見到土行孫,高原立刻就想起來,雖然土行孫的武功是五神將中最弱的一個,甚致有的十無將都比他強一些,但他有一項特殊的本事,就是挖掘地道,當初李牧之死,就是因為土行孫打通了一條地道,直通到李牧的中軍大帳底下,九黎族突然發動,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結果成功的刺殺了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