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鐸聽罷,不由得眉頭緊鎖,湖廣戰場太重要了,若是功成,整個戰局都將豁然開朗。他可以直接領兵推進到南京,可若是阿濟格和吳三桂都被擊敗,或者無法牽制明軍主力,那他在南直隸就有一場惡戰要打了,壓力就不容小覷。
“吳三桂現在在荊州有什麼行動?”多鐸想了想,又問道。
孔有德想了想,回答道:“如今吳三桂正躲在荊州城內,順軍反倒是頻頻出動,在荊州城附近活動,而且明軍主力已經匯聚在長江南岸了。只是,湖廣與咱們相隔千里,這些都是十幾日之前的軍報了,具體的情況,恐怕已經有變。”
“雙方具體的兵力調遣和部署有嗎?”多鐸需要更準確的軍情,才能對局勢做出判斷。
雖然如今局勢戰場上滿清還是佔優的,但多鐸已經不敢輕敵大意,而且,他和阿濟格,吳三桂,以及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這些人一樣,都希望自己損失的最小。
其實不止是明軍內部相互不信任,相互提防,明爭暗鬥,滿清也同樣如此,不僅僅是滿漢沒有一條心,滿人之間,同樣心思各異。
“除了水師襲擾之外,李過,高一功等人還派出了大量斥候渡河偵察,堵胤錫也派麾下猛將郝搖旗率三千甲兵和一千多火槍兵,還有近千騎兵駐守進了嘉魚一帶,目前來看,還沒有大舉進攻承天的意思。”
“那左良玉呢,他在武昌有什麼行動?”多鐸又問道,左良玉雖然不足為懼,但也是一支不能忽視的力量。
“左良玉目前還一直按兵不動,他麾下的兵馬虛實難以預料,號稱八十萬,但可能只有兩三萬,最多也不過四萬。吳國貴,高第,還有暗中調入襄陽的尚可喜,三部兵馬實力雄厚,特別是尚可喜和吳國貴麾下的藩兵,除了左良玉和堵胤錫的精悍兵馬,一般的明軍恐怕不是對手。”
.“多鐸在北面現在進展如何了?”周世顯也在實時關注著清軍的動向。
“派往北面的斥候一直都在重點關注,清軍前鋒已經抵達徐州城下了,耿仲明和尼堪的兵馬進入了宿州,似乎是打算截斷徐州的退路。”
盧九德拱手抱拳道:“不過,宿州有黃得功在駐守,清軍的攻城行動嘗試失敗之後,便直接繞城而過來,淮北一線的堡壘防線依舊穩固。”
一旁的鄭成功聽罷,開口道:“徐州城乃是河南山東入南直隸的門戶,我軍經營了一年多,城高牆厚,又有薛將軍,高將軍駐守,清軍在短時間內,應該很難直接攻下。”
“除了多鐸之外,阿濟格和其他的清軍主力的部署可有什麼疑點?”周世顯面露疑色問道。
盧九德滲透進北面綠營軍的奸細打探到了不少的訊息,但是清軍同樣做的很隱蔽,再加上這些眼線的職權都不高,所以很難知道清軍秘密行動的具體細節。
不過,種種跡象都表明了清軍主力有可疑之處,周世顯現在還不確定,清軍的主力把突破點放在了南直隸這邊,還是湖廣那邊。
明軍在湖廣,南直隸的兵馬都算不上充裕,但是湖廣戰場有長江天險,也有強軍,清軍雖然兵馬更多,但也騰不出手來雙管齊下。
換言之,雙方其實都只能把其中一點作為進攻,或者防禦的重點,不然兵馬就分散太多了,不僅僅進攻無效,防守一方也可能出問題。
周世顯一時沒有說話,如今的任何一個決定都至關重要,局勢又十分複雜,特別是左良玉,李過,高一功這些人,他並不放心。
一是左良玉的實力不足,李過高一功也難說一定打得過吳三桂,阿爾津。二是這兩部兵馬都不可信任。
“現在就看荊州吳三桂能守多久了,若是李過能迅速攻破,整個湖廣的局勢都將大為好轉,到時襄陽便成一座孤城了。”
“可若是李過進展太快,那順賊豈不是做大了?到時候又是一大隱患。”鄭成功有些擔心地問道。
“只要這一次打贏了,順賊就不足為懼,一個湖廣,翻不了天。”周世顯說著,起身便要出府:“最關鍵的,還是南直隸這邊,還是清軍主力。”
錯綜複雜的局勢讓周世顯十分心煩,比起清軍,湖廣明軍的不靠譜往往更讓他頭疼,這種不確定性會使得他的整個戰爭佈局難度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