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兩天時間,三千騎兵追擊了二百多里,還能有兩千成建制地跟上了。如此兵馬,在這個時代,絕對稱得上是精銳了。
更不用說,這其中還有不少是因為谷可成和郝搖旗臨機決斷,下令一部分騎兵讓出戰馬,造成的主動掉隊。
不過,谷可成和郝搖旗跟上是跟上了,但麾下騎兵經過數日賓士,戰鬥力還能保持多少成,就難說了。
他們在確定了追擊的明軍已經悉數躲進了德州城之後,便在城北大約十五里的地方安營紮寨,打算休整一夜之後,再作打算。
這倒不是谷可成和郝搖旗就此鬆懈了,而是周世顯的部署,使得他們除此之外,一時根本就是別無選擇。
一來,周世顯佔據了德州城,而谷可成和郝搖旗帶來的都是騎兵,並沒有攻城的能力。不過,他們兩個都信心十足,認為城中的明軍必不敢出城野戰。
二來,在谷可成和郝搖旗看來,明軍竄入德州城,根本就是自尋死路,看起來是能憑城據守,但只要他們身後的援軍一到,這些明軍便再也跑不了了。
畢竟,京城城破之後,整個北方,根本不會再有能和順軍一戰的明廷兵馬,孤立無援之下,固守城池根本毫無意義。
至於明軍會不會連夜逃跑,谷可成和郝搖旗更加求之不得了。
因為明軍入城,如今兩軍的距離已經縮短到了十五里。如此距離之下,舟船根本比不上騎兵,沒一會就能追上。
換言之,谷可成和郝搖旗這兩個戰場老將一番分析之後,都同時的得出了結論——以馬對舟,此戰,優勢在我。
而此時,德州城內,在當地人的引導之下,周世顯親自帶著祝茂臻等人開啟了府衙的倉庫,果然在裡面找到了大軍急需的兵甲火器,還有糧草馬料。
至於原本還應該躺在倉庫裡的十數萬兩白銀,在城中漕運倉庫,城防守備,縣衙三班六房等各式官員逃離的時候,便已經被全部瓜分完了,一個銅板都沒剩下。
德州在永樂年間,便每年承載著四百萬石的漕糧運輸,單單是這一項,朝中地方,就不知道有多少利益糾纏了。
東虜肆虐遼東,特別是北方各省民亂之後,明廷開支日大,南直隸,浙江等地的財貨北輸更甚,德州的地理位置也更顯重要,同時也積累了更多的財富。
只可惜,周世顯來晚了一步,城中的富商大戶大多已經逃難,官員更是不見蹤影,好端端的一大筆軍費,就這樣沒了。
不過,從某個角度來說,若不是這些府庫被那些衙役青皮控制了起來,或許其中的東西早就已經被城中的百姓搶奪一空了。
當然,也正是憑藉著府庫裡面的刀槍盔甲,以及倉庫裡的糧食,那些衙役才擁有了招募青皮混混,控制全城百姓的資本。
但當有一支更加強大的力量介入的時候,局勢隨時可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小小的德州是如此,偌大的華夏是如此,前者是衙役青皮,後者是李自成,再後者是韃清,他們都將被原本或輕視,或忽視的力量,擊敗摧毀。
不等祝茂臻帶人計算府庫裡的物資有多少,周世顯便已經安排各部兵馬輪番來取裝備了,不到一個時辰,兩千兵馬基本上都完成了換裝。
德州府衙的倉庫裡,僅僅是質量上乘的各式火槍,便有三百多支,不過都是鳥銃。步弓有一百多張,騎弓近兩百張,各式盔甲兩千七百多副,其中還有一百五十多件製作精良的鱗甲。
除此之外,刀槍箭矢,鉛彈火藥也同樣不缺,裝備一千五百士兵,根本就是綽綽有餘。
這些原本都是應該北輸京營的武器裝備,如今都滯留在了德州。
當然,若非被層層盤剝,德州武備庫裡的武器數目應該更大才對,也不應該有什麼質量上乘,不堪一用之說。
不過,周世顯如今也顧不得武備庫中堆積的,遠超可用兵甲數倍的那些濫竽充數之物了。明廷的腐朽,他早已經有所體會。
各部將士很快便都換上了嶄新的甲冑兵器,軍容軍貌更是煥然一新,在周世顯的簡單檢閱之後,除了上城值守計程車兵之外,其餘的人馬都集中在了府衙大院,開始短暫的休整。
而周世顯則是召集各部將領,開始部署他的反擊計劃。
谷可成和郝搖旗想的都沒錯,甚至可以說是一語中的,直擊要害。但他們都忽略了一點——周世顯可不會被動挨打,他如今完全有了反擊的能力。
其實,如果德州城內沒有充足的兵甲,周世顯根本不會在德州停留,薛老二和張洪率先出擊,便是為了弄清楚德州城內的武備。
當然,周世顯還是便會留下一部人馬佔據德州,虛張聲勢,然後自己悄悄帶著崇禎皇帝繼續南下了。
畢竟已經到了山東,便是隻有五六百護駕兵馬,也已經夠了。而德州城內的守軍只要守住一天一夜,順軍便不可能再追得上。
但這也有很大的風險,作為棄子的德州守軍,也就是孫虎,翁大傑,孔濤等人,極有可能直接投降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