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還在繼續,越發的慘烈,雙方都開始有大量人員傷亡;然而戰爭卻沒有停止的跡象。
軍人們沉默的走上戰場,沉默的戰爭,怒吼著衝向死亡。
張平默默的看著,不說話。
但方石路卻開口了:“害怕了?”
張平搖頭:“我只是在想,這樣無休止的、零碎的戰爭有什麼意義?有沒有辦法終止這一切?或者說,作為文明的、智慧的生命,就沒有別的方法共存嗎?”
方石路笑了:“我不會去考慮那麼多,我是軍人,我只知道敵人打來了,我就打過去,一直打到對方徹底沒有威脅為止!
我們是一個傳承悠久、綿長、完整的文明,我們經歷了太多太多。我們也渴望和平,但過去的經歷讓我們明白,就是因為渴望和平才更應該發展軍事力量、不懼怕戰爭。
老話說得好:要反對核彈,首先你要擁有核彈!
將和平的希望交給別人,只能任人宰割。我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就不用在乎別人怎麼說、怎麼做、如何思考、意義何在。
我從不考慮戰爭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因為不管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的戰爭,它已經發生了,而戰爭從來不是理性的,更不是講道理的。
我只知道將他們打疼了,他們自己就說出來了。”
張平若有所思的點頭。
方石路繼續說道:“不過我可以從軍事角度給你分析一下。眼下這一場戰爭,不過是更加龐大的戰爭的一個分支。在其餘的洞天、甚至地球文明邊緣的星空,還有更大是大規模的戰爭爆發。
這種多線戰爭的方式,包含了試探、練兵、消耗、僥倖心理等多方面原因。
試探和練兵就不用解釋了吧。僥倖心理也很好說,萬一在某一個點突破了呢。至於說消耗,需要重點關注。
不管是什麼樣的戰爭,‘消耗’都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後勤、人員、戰鬥力,甚至信心、社會財富、國家根基等等,都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
記得現代化意義上的消耗戰,是在地球時代就出現了。戰鬥中,雙方士兵幾乎都在武器射程的邊緣相互攻擊。
那時候的攻擊,幾乎很難取得多大的成果,經常三十到五十萬顆子彈,才能斬殺一個敵人。那根本就不是戰爭,而是在鬥富!國家和軍隊層面的鬥富!
所以實際戰爭中,誰先耗盡了後勤,誰就輸了。那種消耗戰,完全是消耗的財力、後勤、工業生產能力等。是不是覺得很好笑?”
張平想了想,點頭了。
然而……
方石路卻嘿了一聲,“這一點也不好笑,因為當前線將士連子彈都沒有了,整個國家也垮了。民眾們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國旗換了,換成了小白旗!”
“……”
方石路繼續咧咧咧:“而現在的戰爭同樣如此,又甚之巨多。消耗戰思想,已經成為現在戰爭中的主流思想,但也是最殘酷的,它會一點點拖垮整個文明、拖入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