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
歸還小衛星?
裡維的要求,傳到專家組那邊後。
他們先是一愣,隨即集體凌亂抓狂起來。
“那李維到底有完沒完,我們還沒要什麼呢,他就提了一個又一個要求。”
“如果這都不算得寸進尺,那怎樣才算?”
“只佔便宜不吃虧!我們剛提出合作,他就想要小衛星,便宜先佔了再說,簡直……沒見過這樣的人。”
“小衛星是我們花5個多億買的!怎麼可能說歸還就歸還?
而且為了研究它,我們投了多少心思和時間在上面?雖然沒有研究出具體的科學成果,但也大致看到了未來科技的脈絡,看到了一個模糊的發展方向,僅這一個成果,就能避免未來走很多彎路,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現在李維那小子輕飄飄的一句話,就要把小衛星拿走?”
“不行!小衛星是我們的,還有很多細節可以研究,它的價值仍然巨大,不能這麼歸還。”
“再給我們研究三十年,小衛星裡面,也還是能得到一些新的發現。”
“不能那李維提出什麼要求,我們就滿足什麼要求,這隻會讓他得寸進尺,讓我們喪失合作的主動性,我們要的是合作,而不是施捨!雙方必須平等。”
“……”
科學家們一片反對之聲。
畢竟他們研究小衛星將近兩年了,日夜的研究之中,早就對小衛星產生了感情,哦不,是逐漸認識到了小衛星的價值,並從這座巨大寶藏中,獲得了些許收穫。
怎麼可能捨得拱手讓人?
假如你的手頭有座寶藏,即便沒有開啟寶藏的鑰匙,但別人要你放棄寶藏,話說你會放手麼?
只是李維那邊說的也很清楚,先把小衛星歸還,然後再進行合作。
而且宇航局之前購買小衛星的費用,研究過程中的開銷,不管花了幾個億,李維都可以報銷……經濟上不會讓宇航局吃虧。
如果不歸還小衛星的話,沒有互信基礎,雙方沒辦法展開合作。
而裡維手頭的技術,那些現成的、能看得到摸得著、可以實現的技術,就沒辦法接觸到、學習到、掌握到了。
考慮到這點。
特殊部門那邊,有一些人卻覺得,答應裡維的條件,未嘗不可。
“小衛星裡的技術實在太先進、太超前了,再過一百年都掌握不了,距離我們太過遙遠。”
“與其如此,不如好好把握現在,把小衛星歸還給李維,讓他拿出類似‘人工智慧’的技術,這些技術是現階段我們可以消化和吸收的,能夠顯著提高我們的科技實力。”
“何況科技水平的發展,工業技術的發展,本就是一步一個腳印,一代代的更新迭代,很難跳躍式的前進,所以小衛星終究是個參考,李維手中的那些技術,才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夏國人終究是比較務實的,腳踏實地的理念深入人心。
從務實的角度考慮,把小衛星還給李維,是比較明智的選擇,而不是把難以實現的未來,緊緊抓在手裡。
而且繼續這麼拖下去,李維不會有什麼損失,只有他們這邊,在白白的浪費光陰。
所以……
一番糾結、爭論過後,即便專家組的專家們極不情願,但務實一派的人,逐漸佔據了上風。
就在這個時候。